生活報9月25日訊 與哈市的各大銀行未開辦“倒按揭”的以房養老業務不同,冰城的有房老人們早已開始用出租房屋的辦法,來補貼養老金的不足。23日,哈市一家開有近百家門店的房屋中介負責人表示,來出租房屋的人中,很少有人直接表示是“以租養老”,平均每100套房源,僅有四五例能明確表達此類意願,從這一點看,哈爾濱民間的租房養老方式還處在萌芽階段。不過,2009年以來,冰城老年人出租房屋的要比前些年明顯增多,其中一些有房老人的租房方式值得效仿。
出租一室適合獨居老人
今年69歲的陳廣海,住在哈市南崗區林興街某小區一處兩屋一廚的房子裡。自從前年老伴兒去世後,他總感覺屋裡空蕩蕩的,後來決定自己住大屋,把小屋以每月550元的價格租給了一名大學生。盡管錢不多,但對陳廣海來說,不僅解決了住房的水電氣等費用,還能讓他時常改善伙食。
記者在學府路上一家房屋中介采訪時了解到,老年人大多有慢性病,需要醫保外的營養類藥物來輔助治療,因此,大多願意把閑置的房子租出去,賺點租金,貼補養老金的不足。
中介托管適合子女不在身邊老人
日前,家住哈市閩江小區一期的王輝老先生找到了房屋中介,打算把兒子住的兩居室托管給中介進行出租。王老先生說,兒子和兒媳在武漢做生意快三年了,決定在那邊定居,“兒子打電話回來說,讓我把房子租出去,租金也就當他們給我們老兩口的養老錢了,因為年紀大了不愛張羅,所以就直接把房子交給房屋中介托管,中介按年直接將租金打入賬戶就行了。這樣,每個月我們老兩口多了2000元的養老金,買藥吃穿的也就夠了。”
住半年租半年適合“候鳥”老人
近年來,“候鳥生活”漸漸成為一部分冰城人的生活方式。59歲的莊秀麗家住哈市道裡區高誼街,退休之後她已經連續四年到三亞過冬天,今年眼瞅著又到了該“南飛”的時候,除了收拾行李,她還有一件事要辦——租房。莊秀麗告訴記者:“一起在三亞過冬的朋友告訴我,他們都是把家裡的房子從10月份一直租到第二年的4月份,這樣房子有人照顧,而且多了一筆收入。”
哈爾濱大盛地產副總賈鴻濤說,近幾年這種候鳥式的半租形式越來越多,很多打工者在夏季可能會租一個床位居住,但是冬季天氣寒冷,加上交通等緣故,也產生了很多租房的需求,像莊女士的房子位於道裡商圈附近,即使只是半年租也非常有市場。莊秀麗告訴記者,今年是她半租的第二年了,把房子租出去的錢,可以支付去三亞過冬的雙飛機票,同樣的,從明年起,她打算把海南閑置半年的房子也租出去。
出租大房租住小房適合生活負擔大老人
於金海今年64歲,老兩口在南崗區比樂街有套一層的樓房,地處繁華區,可以用來做點小買賣。9月初,他們將這套房子以每月2000元的價格租了出去,而他們在背街租了個一居室的小房子,每月租金850元。這樣,一個月1000多元的收入讓老兩口的日子寬裕了不少。
於金海告訴記者:“我這麼做並不是因為兩個兒子不贍養我,只是現在年輕人的壓力也很大,要還房貸、養孩子,不想增加他們的負擔。”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像於金海這樣的有房老人,大多是因為入不敷出,纔出此下策,在哈市的租房市場並不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