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9月25日訊 雖然沒有做熟,但已然香氣四溢的稻鴨米,開啟瓶蓋、稻香味撲鼻的大米酒,傳統工藝生產出來的笨榨豆油,以東北民豬肉為原料加工的熟食制品讓人垂涎欲滴……
2013黑龍江綠色食品產業博覽會上,產自寒地黑土綠色綏化的綠色食品讓來自四面八方的客商在綏化的50個展位前流連忘返。
『這種黃金米是大米嗎?』在黑龍江露易司食品公司展位前,許多客商提出了同樣的疑問。總經理王凱勝娓娓道來,他說:『這種黃金米是大米形狀,其實是玉米,我們是「粗糧細作」,易於人體吸收,健康方便。還有玉米面條,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非常受歡迎。』聞著現場蒸煮的飯香,不一會兒,黃金米就賣出了不少。據介紹,不拘於傳統的銷售模式,露易司公司還開始做起了電商,淘寶網上線一年,銷售額已經佔據總額度的15%左右。
青岡縣昌盛豆制品公司的深加工產品豆皮已經遠銷新加坡、俄羅斯,在此次綠博會上也十分搶眼。泥河鴨蛋展位前人頭攢動,記者上前詢問,原來得知在泥河水庫,有60多戶養鴨戶組成了泥河綠源家禽養殖合作社,1萬多只鴨子全部生態喂養,這裡的袋醃鴨蛋還獲得了北京國際農交會金獎,目前供不應求。為記者解說的原來是蘭西縣縣長韓奉財,他把記者引領到了另一個展位,他說:『這個企業生產的紫蘇籽油、亞麻籽油非常受南方市場歡迎,現在也得到了哈爾濱市場的認可。』
綏化雙啟水稻種植農業專業合作社的綠米在此次展會上非常引人注目,一斤180元的價格,讓客商真正體會到了健康綠色的價值。『我們450畝園區種植的都是紅米、綠米、黑米等高價值的珍貴米種,雖然價格高,但是在上海賣的特別好,高端綠色食品在市場上是非常有競爭力的。』該合作社總經理楊啟信心十足地說。
作為傳統農業大市,綏化是我省發展綠色食品產業最早的地級市,本屆綠博會農業大市綏化共有68家綠色食品企業的200多種產品在50個展位上展出。開幕當天,海倫市勝利糧庫與福建省南安市就簽訂5000噸玉米購銷合同。
全世界有三大黑土帶,其中,土質最肥沃、保存最完好的就是我國的松嫩平原,綏化就坐落在松嫩平原的腹地。綏化由於植被茂盛,冬季寒冷,大量枯枝落葉腐化、分解,歷經千百年形成了厚厚的腐殖質,也就是肥沃的黑土層,因此號稱寒地黑土。綠色、無污染的環境,為綠色食品的發展提供了『溫床』。截至目前,有著『中國寒地黑土特色農業物產之鄉』殊榮的綏化市綠色食品種植面積發展到1600萬畝,其中1085.4萬畝已通過國家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證,位居全省之首。全市有機食品種植基地面積發展到12.98萬畝,無公害農產品實現了全面積覆蓋。
據悉,近年來,在『三年產業建設項目攻堅戰』活動中,綏化市依托資源優勢,巧打『綠色牌』,加大招商引資上項目的力度,不斷做大做強綠色食品加工業,截至目前,當地已有34個投資超億元綠色食品產業被納入省政府十大產業重點推進項目,綠色食品加工業已漸成當地經濟發展的強力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