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任的土豆攤前購買的市民寥寥。
東北網齊齊哈爾9月26日訊 土豆(學名馬鈴薯)是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食物,一種食材,做法多樣,土豆絲、土豆片、土豆泥、土豆塊、土豆餅等等。土豆的一大特性,耐儲藏,條件適宜的情況下,儲存一個冬天沒問題。今年我市的土豆市場較往年同期,供應量減少,價格也是二十年來最高,一系列的因果,都受今夏雨水大的影響。近日,記者從土豆產地到消費者進行了調查采訪,價格上漲已成趨勢,但並沒影響市民的購買熱情。
現狀一:
受水災疫病影響產量減少面積下降
市場價走高
訥河市被譽為“馬鈴薯之鄉”,土豆的種植面積70餘萬畝,佔全省1/6-1/5,佔我市的1/2。今年夏季,水災嚴重,晚疫病嚴重,光照不足,氣溫較低,對土豆這一地下作物的影響很大。訥河市的70餘萬畝地,有5萬畝地受災,10萬畝地絕產,平均1畝地收1噸左右,比去年減產半噸。據相關部門統計,種植面積較去年減少20%。
產量減少,種植面積下降,對市場的衝擊不小,從地頭價(農戶的賣價),到批發價,再到零售價,價格一路飆漲。品種最好的“尤金”,地頭價已經達到1.2元一斤;其他品種的批發價,也達到了6毛—7毛錢一斤;市場零售價格,“賣相”較好的,1.2元至1.5元一斤。
現狀二:
儲藏戶想“賭”一把收了貨即入窖
市場供應減少
土豆具有耐儲藏的特性,一些收購大戶,從農民手中購入大量土豆。但他們收了土豆後,並沒有急著投放市場,而是直接入窖。“今年收成不好,這些大戶想‘賭’一把,先存一段時間,等入冬再賣。”業內人士稱每年秋季,都會有大戶儲存土豆。
今年土豆收成不好,水汽大,土地起泡,土豆個頭小,沒有往年大。收購大戶大批儲存土豆,也有一定的風險,而且今年入窖價高,“大戶收購,入窖價每斤就得7毛錢,算上成本,得達到8毛多,而且損耗大。今年12月份出窖,批發價每斤就得達到1塊錢。等到來年開春,批發價每斤不會低於1.4—1.5元。那些窖損較大的,為了折算成本,賣價得達到1.8—2.0元錢一斤。”
土豆被儲存大戶大量入窖,市場投放量就相對減少,商販為了折算成本,就導致零售價格偏高。一業內人士稱,今年的土豆價格,是其從業二十年來最高的。
市民想法:
先買點怕過幾天又漲價
現在買比冬天省不少
市民汪女士家,離龍沙早市很近。前幾天,她到早市買土豆,挑選好的品種,價格是1.5元一斤。“價格得比去年這時候貴了一倍,但再貴也得買啊,冬天哪兒能少得了土豆呢!”
汪女士買了四大袋,每袋60斤,一袋90元錢,一共花了360元錢。現在,汪女士家的衛生間,堆滿了土豆,“我家離不開土豆,今天炒土豆絲,明天燉土豆,後天炒土豆片。現在先買點吧,我問賣土豆的,過些日子還得漲價,這種好土豆,能到2元錢一斤。”
如果按照商販所說,土豆還會漲價,如汪女士所買品種,漲到2元錢一斤,四大袋要480元,她能省120元錢。
這幾天,記者走訪了城區幾個小區周圍的菜場以及農車賣點。老任賣了很多年土豆,對每年土豆的行情比較了解,“土豆價格年年漲,我們直接從農民手裡購買,今年進價就高。我現在少量賣點‘麻土豆’,小區居民買的多,1塊錢一斤。”在老任土豆攤位旁,還有60噸訥河土豆,“這些先存在這兒,等過段時間大批賣。”
就土豆來說,對於倒賣的商販或大戶而言,進價高也讓他們頗感壓力。因為進價高,礙於市場均價,賣價也不能太高,讓商販們積極性下降。對於百姓而言,日常生活離不開土豆,價格還在接受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