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市開展交通建設項目40天會戰 公共交通多路緩解出行難
2013-09-30 10:23:28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王宗華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大容量公交車的投用提高了市民出行質量。王宗華 攝

  黑龍江日報9月30日訊 近日,哈爾濱市舉行交通建設項目40天會戰,提出要在9月10日至10月20日之間完成哈市今年計劃的交通建設的重大項目,其中有關增加大容量公交車、新增出租車和水上公交等舉措,將為市民的出行帶來巨大的改善。近日記者進行了采訪,多方了解了交通發展項目建設的前景以及市民的期盼。

  600臺大容量公交車提高運力

  家住先鋒路附近的陸女士每天上班可選擇的公交線路只有66路、 201路兩條。這是兩條民營公交線路,每次上車都非常擁擠。她說最頭疼的是冬天,常常半個多小時等不來一輛車,來了一輛車有時擠得都上不去車。公交車能不能再增加一些,再快一些?

  據哈市公交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這幾年哈市公交車發展規劃中,每年都要增加600臺大容量、綠色環保的公交車,按照今年600臺的任務,目前已經新增了400多臺,餘下的指標會在近一段時間內完成。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哈市公交車總數達到5020臺,萬人擁有公交車數量3臺,與國家建設公交都市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由於哈市公共交通體系不夠發達,市民出行對公交車的依賴程度較高,這客觀上對公交車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哈市交通部門有關負責人表示,正是基於公交車發展的現狀,哈市近幾年始終把增加公交車運力放在頭等位置。

  新增2000臺出租車緩解“打車難”

  增加2000臺出租車,同時在年底之前推出“低速等時”的計價辦法,這是哈市交通部門的出租車政策。說起出臺這兩項政策的原因,哈市出租車行業管理部門有關人士接受記者采訪時提出,目前哈爾濱市區內乘坐出租車難,一是由於供求矛盾突出,另一方面由於哈市出租車票價偏低造成出租車司機群體的利益受到影響。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打車難”反映出來的問題是多方面的,相對於“的哥”抱怨票價低、道路擁堵而言,多數市民則認為打車的費用並不低,乘坐一次出租車少則十幾元,多則二三十元錢,但因為坐公交車等車時間長、擁擠不堪,打車也是一種無奈的選擇。

  黑龍江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魏忠學老師認為,近幾年哈爾濱市區出現的出租車“打車難”是一個綜合性問題,過去是冬天“打車難”,如今夏天打車也不容易。這其中有出租車數量的問題,有運價的問題,有出租車功能定位的問題,也有公共交通整體發展滯後造成的運力不足問題,所以長遠看還要從多方面入手,大力發展公共交通,單從某一個方面用力解決不了全局的問題。

  哈市出租車管理部門相關人士也表示,哈市出租車高峰時段的需求量約在80萬人左右,而出租車即使增加2000臺後也只有1.6萬輛,相對於實際需求來說還是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立體公共交通需要現代管理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近年來哈市對公共交通事業非常重視,去年和今年兩年哈市政府就投入15億元用於公交基礎設施建設,更換大容量低碳環保公交車輛。隨著哈爾濱地鐵的投入運營,以及今後幾年列入城市規劃的城市輕軌,哈市地下、地面和空中三位一體的公共交通格局將展現在人們面前。而與此同時,快速發展的公共交通也給城市交通管理提出了諸多課題。

  記者近日采訪幾家民營公交線路時發現,這些佔用了社會公共資源的企業管理還停留在原始的“作坊”時代,類似於窩棚的調度室,破舊的車輛,簡陋的場站條件。近日在通勤高峰時段,記者看到一家民營線路十幾分鍾發不出一輛車,與車輛調度人員交談,他們也很無奈:“沒辦法,待遇差招不到司機,大批車停在家裡閑著發不出去!”一位在公交行業工作了二十年的管理人員對記者說,過去多年政府財力投入不足,依賴民營企業投入始終是困擾哈市公交的一大問題,現在政府財力增加了,具備了讓公交回歸公共和公益性事業的條件,相關部門應當利用這個機遇,對立體公共交通實行現代管理,理順公交行業的各種關系,把政府的投入花在“刀刃”上,把管理抓上去,避免浪費,哈市的公共交通事業纔能步入良性循環。

責任編輯:楊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