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興安嶺
搜 索
大興安嶺首次考古清理發掘彩繪岩畫遺跡(圖)
2013-10-05 20:50:25 來源:東北網  作者:侯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漠河岩畫清理挖掘現場出土的動物骨骼。

  東北網10月5日訊 (記者 侯巍)近日,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大興安嶺地委宣傳部組成岩畫考古隊,深入大興安嶺原始林區進行彩繪岩畫考古調查並對漠河岩畫遺跡進行了首次考古清理發掘,出土了紅褐色彩繪岩畫、骨器和一批動物骨骼,對於初步確定黑龍江大興安嶺地區及其它地區相同類型的彩繪岩畫年代,提供了科學可靠的物證,具有重要的岩畫學術價值。

河岩畫點出土角錐的清理挖掘現場。

  據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趙評春研究員介紹,大興安嶺岩畫是黑龍江省最為密集的地方,目前共發現41處、1500餘單幅岩畫,且均為彩繪岩畫,區別於國內其它地方多見的鑿刻岩畫。這次考古清理發掘的岩畫是當地愛好者2011年發現的,位於漠河縣城北部山中,岩畫表面多被岩壁析出的鹼狀物質遮蔽,早年塌落的風化石將岩畫下半部及其原地面堆積覆蓋。

漠河清理挖掘出土的三人紋岩畫,該岩畫為國內首次出土的彩繪岩畫。

  趙評春研究員介紹說:“關於岩畫的年代,整個學術界包括社會各界都非常關注。這批考古材料的出土,將通過科學分析測定其顏料成分和岩畫形成的年代,對於進一步認識黑龍江大興安嶺地區及其它地區相同類型的彩繪岩畫,都將提供科學可靠的物證。目前,岩畫遺跡內出土了磨制精致的角錐,表明其使用上限時間在新石器時代,那時大興安嶺岩畫的繪制者們已經掌握雕鑿修整長方形平面岩壁的能力和意識,從它的簡筆畫造型來看,應該屬於原始文化藝術形態。至於此類彩繪岩畫繪制年代,還要等待出土碳十四檢測分析結果出來以後纔可以得出一個相對結論”。

漠河岩畫點出土角錐的清理挖掘現場。

  據了解,在大興安嶺沒有發現岩畫之前,該地區曾陸續發現過十八站舊石器時期古人類活動遺址、大子楊青銅器、沿界江(黑龍江)遼金時期文物等,岩畫的考古調查填補了黑龍江過去沒有廣泛形成系列岩畫的空白。由於岩畫分布的廣泛性和形象性,更容易引起人們關注,目前大興安嶺原始林區存在的眾多岩畫,經過風吹日曬留存到今天,自身價值彌足珍貴。古人用什麼簡單辦法調制出有色彩的顏料進行繪制,具體反應了什麼思想意識,有待於考古學者逐漸進行推進考證。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