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10月9日訊 在這個有《旅游法》保駕護航的“十一”黃金周裡,旅游成了焦點。記者從哈市各大旅行社獲悉,受禁止“零負團費”等法規影響,哈市各條出境游線路價格大漲,但游客數量並未出現明顯變化。“一分錢一分貨,雖然價格漲了,但行程內容豐富了,服務提高了,品質提昇了,很多‘剛需’都說物超所值。”一旅行社的工作人員介紹說。《旅游法》國慶“首秀”,出去玩的親們感覺如何?市場又有啥反應?記者就此走訪了哈市部分旅行社及消費者,聽他們講述旅途中的新感受。
取消購物導游不再黑臉“喊話”
“這纔叫旅行呢,玩得特痛快,和導游處得也特別好”
8日,記者從哈爾濱青年國旅了解到,雖然“十一”期間各條出境游線路價格大漲,但游客的剛性需求依然很大,游客數量與往年相比並未出現明顯變化。“日本和韓國走的都還不錯,歐洲也沒太減少。”青年國旅的紀經理告訴記者,因為《旅游法》的出臺,很多“十一”期間出境游線路價格在9月中旬纔浮出水面,剛一出來即被一直觀望的消費者報滿。
提起“十一”這次旅行,8日剛從泰國回來的哈市市民趙先生興奮依舊,“報團的時候,旅行社給我介紹了兩個泰國團,全程都是5夜6天,囊括了當地很多著名景點。其中,一個報價7700元,含購物,報前須簽同意購物協議;另一個是精品團,報價1.1萬元,包括兩天自由行。因為我之前去過泰國,比較了解當地的情況,也不打算購物,這次就報了個精品團。幾天下來,真不賴啊!導游就負責陪我們玩,不像以前那樣總推銷東西,不買東西就黑臉,跟導購一樣亂嗡嗡。這纔叫旅行呢,玩得特痛快。我們一路上有說有笑,和魏導游處得特別好,還打算給他介紹對象呢。”
對此,在哈從事導游行業十餘年的小周告訴記者,“以前很多旅行社拉低團費,靠和購物點合作,從游客購物中賺提成,致使游客利益受損,把整個市場都做壞了。俗話說沒規矩不成方圓,《旅游法》的出臺對這一行為進行了規范,對整個行業來說絕對是利好。”
按需消費價格戰昇級改拼服務
“一分價錢一分貨,雖然價格漲了,但質量提高了,劃算”
2日中午,哈市市民劉女士和丈夫踏上飛往韓國首爾的飛機。劉女士告訴記者,他們這次報的是首爾、濟州島6日品質游,“以前報團去韓國,雖然價格便宜,但得坐‘紅眼航班’,總倒機,吃不好、住得差,客房不是沒空調就是沒熱水,跟想象中的一點兒都不一樣。這回價格漲了,但一分價錢一分貨,質量提高了,更劃算。”返回哈市後,劉女士意猶未盡地告訴記者,整個行程中,最愜意的還要數一天自由行。
記者從冰城各家旅行社了解到,“十一”期間赴韓國6日游的品質團中,大部分都包含了一天自由活動時間,很多游客都選擇在濟州島的海邊散步或再次走進免稅店血拼。“我認為這樣的安排很合理,在前幾天已經摸清了當地的情況後,游客都會有一些自己想去的地方,要按以前的規矩,我們就必須要支付給旅行社幾百元,甚至上千元的脫團費,而現在自由活動含在行程之內,我們大可不必再跟時間賽跑,而是自主選擇行程之內沒有的景區或感興趣的景點。”劉女士告訴記者。
同時,一些市民大贊“一票到底”的新體驗。香坊區孫先生一家三口“十一”報了松花江國旅的團,來了個“北京四日游”,“去年我們報團去的‘華東五市’,途中每天都在加項目,最後每個人多加了500多元錢。後來,聽說我們團裡有人帶的錢全被導游‘導購’走了。於是這次我簽之前就和旅行社說好一票到底,每個人1300元(包括一天自由行)。4天下來,我們買了禮物,還自費吃了幾頓京城招牌菜,花了還不到6000元。如果以後都這樣明白消費,不用再擔心有增加項目,我們就經常出去溜達溜達。”對此,哈爾濱縱橫國旅相關負責人表示,《旅游法》的出臺,倒逼旅游行業轉型,旅行社的贏利模式、導游的生存方式都將發生重大轉變,“我們根據游客需求設定了多款旅游產品:第一次出國想購物的,可提交申請,我們會提前告知其所合作的店鋪,如果客人同意,需要另簽一份補充合同,這樣的團價相對便宜;而對於多次出國想純玩的客人,可報品質團;另外,我們還能提供機票加酒店的半自由行團。怎麼說呢,點菜消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