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旅游
搜 索
《旅游法》落地市場遇陣痛期 長線游少4成小社零發團
2013-10-12 08:19:30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褚曉靜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12日訊 今年國慶節《旅游法》的實施,給冰城的旅游市場帶來了巨大的變化。記者從哈市5家旅行社了解到,“十一”期間,旅行社的長線組團出行量較去年同期相比驟降約4成。此外,部分小旅行社甚至出現了“零發團”,乾脆選擇統一放假。多家旅行社的負責人表示,今後旅行社要想獲得更多客源,必須改變以往的“價格戰”,要推出自己的“特色牌”。

  出境游平均減3成國內長線游平均少5成

  未來的路如何走?哈爾濱江山旅行社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該旅行社負責人雷蕾說:“告別打價格戰的時代,旅行社以後拼的就是產品的特色和服務質量。”

  “我們現在已經開始調整和開發現有線路。”雷蕾說,以往“走馬觀花”的旅游方式將被淘汰。她以雲南石林景區為例,原定線路在石林只有半日的行程,調整後,游客在石林可以有一天的充足時間去感受喀斯特地貌。“今後這種休閑式的旅游,將成為我們的主打特色。”雷蕾表示,今後住宿標准和大巴車質量以及游客的用餐標准都將有所提高。

  “主要還是尋找自身定位,找到屬於自己旅行社的特色。”雷蕾認為,放棄全盤通吃,各自經營專有線路或將成為冰城旅游未來的發展方向。

  “還可以提高自助游的接待比例,在自助游當中尋找新商機。”雷蕾表示:“無論怎樣,有了自身特色,就相當於有了競爭優勢,這樣纔能在大浪淘沙當中最終生存下來。”

  今年的“十一”黃金周,哈市多家旅行社都是慘淡經營。“今年恐怕是組團業務最差的一年。”這是記者采訪的5家旅行社的一致說法。

  由於《旅游法》對“零負團費”、“增加購物點”、“強迫購物”等惡性經營行為進行了遏制,減少了旅行社此前所依賴的利潤來源。“旅游+購物”模式的遠離,使旅行社經營者們不得不提高產品價格。港澳游、韓國游價格漲了一倍多,澳新線價格漲了30%,國內長線游最低的也漲了600多元。

  “今年我們出境和長線總共預計發走10個團,但實際發走的纔4個。”哈爾濱四季國際旅行社前臺經理潘超說,出境游比去年同期減少了3成,國內長線游跌得更慘,只剩一半。原來1個月大概能發走8個團,但“十一”之後,他們一個團都還沒發出去。

  和四季國旅面臨同樣遭遇的還有哈爾濱鐵道國際旅行社,長線游接單量也減少了四分之一。

  行業面臨重新洗牌

  在某旅行社工作的程明今年“十一”並沒有帶團,“團費翻倍漲,‘十一’連一個團都沒招上。”

  “現在就看誰能熬下去,熬不住就會被自然淘汰。”程明說,毫無疑問,哈市的小型旅行社在這樣的煎熬期中最容易被淘汰。她給自己定了一個底線,如果到明年“五一”,生意仍沒太大起色,她就准備轉行。

  哈爾濱鐵道國際旅行社總經理楊科則比較樂觀,“行業內許多人都已厭倦了低價惡性競爭,該到重新洗牌的時候了。”在楊科看來,《旅游法》落地肯定會有一個市場“陣痛期”,但這是讓旅游市場轉型並走上正規的必要過程。“部分小旅行社,由於資源有限,在未來和大旅行社的競爭中,資金、服務、線路等都會吃虧。這些旅行社,很可能面臨重組、並購或者就此消失。”楊科說。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