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黑河10月15日訊 年初以來,愛輝區結合1211國道、311和209省道兩側區域優勢,借助深入實施“三帶百村工程”契機,高起點、高標准、高質量啟動農業示范園區建設,全面提高農業生產現代化水平。
突出區域特色,科學規劃布局好。愛輝區選擇交通便利、土地平整、臨近鄉鎮的地塊作為園區建設地點,並不斷完善展示平臺、大型宣傳圖板、擎天柱廣告牌等。西崗子鎮水稻現代農業示范核心園區位於西崗子鎮坤站村,建設規模300畝,以高緯寒地水稻種植和先進水稻種植技術展示為主;四嘉子鄉瓜果蔬菜采摘園區位於311省道旁小烏斯力村,建設規模50畝,分為8大區64個小區,園區呈現以科普性、休閑性、體驗性功能為主;坤河鄉場區共建農場模式化栽培示范帶核心園區位於坤河村311省道一側,建設規模2670畝,主要通過農場模式化栽培,建成玉米多品種核心展示區;愛輝鎮支線示范帶綜合核心園區位於1211國道愛輝支線,建設規模3500畝,主要種植瓜菜、芸豆等;張地營子鄉示范帶優質玉米核心園區位於209省道旁霍爾沁村,建設規模1950畝,為德美亞2號玉米連片規模經營。
強化智力支橕,院區共建助力多。年初,愛輝區與省農科院建立了全面的農業科技合作共建關系,省農科院派出專家隊伍為全區現代農業發展提供了高水平的農業人纔隊伍和全面的智力支橕。組織省農科院、農技中心專家深入園區所在鄉鎮進行集中培訓,聘請省內農業相關領域專家輪流在專家大院坐班,第一時間為農民提供技術服務。應用標准模式,科技成果轉化快。園區展示的作物、技術全部采用標准化生產技術。由農技中心安排專業技術人員對5個園區進行全程跟蹤服務,指導園區在播種、中耕、化學除草、葉面施肥及收獲等關鍵農時應用標准化技術。同時,不斷提昇先進生產技術的集成應用能力,直接帶動了園區建設水平的提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