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0月17日訊 繼今年4月和7月兩次產業項目集中開工後,16日,鶴崗市第三批產業項目集中開工,掀起秋冬季項目建設熱潮。據統計,三次集中開工的產業項目128個,總投資151.6億元。
4月和7月,鶴崗市先後兩次舉行產業項目集中開工,共開工產業項目112個,計劃總投資146.6億元,其中億元以上項目31個。此次集中開工項目16個,總投資5億元。通過持續開展項目建設“四比競賽”活動,各縣、區項目建設取得豐碩成果。截至目前,兩批集中開工剪彩產業項目已開工91個,實際完成投資10.1億元。目前,全市竣工產業項目33個,項目總投資13.5億元,可實現稅收1.3億元。重點產業項目竣工16個,預計年內重點產業項目將竣工37個。
“項目近日試生產,鶴崗市和蘿北縣為我們項目建設開綠燈,派人員,想辦法,實施一套方案、一個班子、一抓到底,項目進展順利。”獨家為日本豐田提供球型負極石墨的奧星石墨總經理王慶海說。
鶴崗市堅持第一要務抓發展,第一舉措抓項目,把項目作為發展的第一引擎,對重點項目實行“工程式”推進、“項目化”管理、“全過程”服務,多次對項目開復工進行集中現場辦公,解決土地、動遷、審批、立項等難題。在市直各部門開展以“引進一個項目、引進一筆資金、引進一項科技成果”的“三引進”競賽活動,促進機關乾部全員參戰。
據了解,今年開工的128個產業項目中,非煤項目達105個。“非煤項目比重增加,對於調優經濟結構、城市創新轉型、促進就業等意義重大。”市工信委主任陳維禮介紹說。
在項目建設中,鶴崗市注重上科技型項目和加工型項目,提昇創新能力和發展後勁。近年來,累計實施科技型項目93項,科技型產品160多項,有42家成為產學研一體科技型企業,有11個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有56個省級高新技術企業。黑龍江萬源糧油食品公司200萬噸水稻加工及綜合利用項目,做成全國乃至世界產業鏈最長的稻米深加工企業;重點推進的華昇公司礦井救生艙項目,獲國家專利支持重點,已通過國家洞室爆破實驗和120小時人體破壞實驗。
為減少原字號產品出市比重,近年來,鶴崗市累計上馬加工型項目301項,發展綠色食品加工業,獲全國惟一的“稻米加工強市”殊榮,以百萬噸玉米深加工項目建成投產為標志,形成糧食深加工產業基地。建材等新行業發展迅速,目前已發展水泥生產企業8戶,生產能力達260萬噸,矸石磚生產企業19戶,產能達7億塊。
通過實施深加工項目,鶴崗市形成煤電化工、綠色食品和石墨三個優勢產業鏈。目前鶴翔煤化工百萬噸焦炭、征楠120萬噸焦炭項目已投產,龍嘉200萬噸焦炭項目正在加快推進。中海油華鶴3052萬項目化肥部分已完成75%,明年下半年投產。同時,以水稻、玉米、大豆深加工為主,“綠色食品之鄉”建設已初見成效。隨著今年一批石墨深加工項目相繼實施並竣工,鶴崗市“石墨產業龍頭”的實力初步顯現。目前鶴崗市石墨粉加工能力已達30萬噸,球形石墨已形成3.5萬噸生產規模,南海石油等球形石墨、石墨負極材料項目已竣工投產,中鐵集團投資28.8億元的石墨深加工項目已開工。
目前,各項目建設單位搶抓項目施工期,在保證施工質量前提下加快建設進度,力爭項目早建成、早投產達效。各縣區、各部門著手啟動項目“謀劃之冬、儲備之冬”工作,繼續加大項目招商建設力度,為明年項目建設儲備一批拉動力強、發展後勁足的大項目,加快驅動鶴崗市經濟發展和城市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