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10月19日訊 18日,冰城迎來第3個連續灰霾天,無形的大網仍在,難聞的煙味猶存。13時,哈市空氣質量監測數據顯示,達到六級嚴重污染的監測點從17日的2個昇至6個,再次刷新了年初結束供暖之後的最差空氣紀錄。不少哈爾濱市民發出感嘆,剛試供熱就已經連續污染,到真正供熱時候又會啥樣?在以煤煙型污染為主的哈爾濱供暖期,如何有效地減少灰霾天?哈市環保部門表示,將從原煤、鍋爐和除塵等多方面下手,尤其是除塵,廣泛推廣成熟的技術,有效遏制煤煙污染對冰城空氣的危害。
現狀:嚴重污染監測點昨昇至6個
“迷霧茫茫如海市,霧鎖松江似蜃樓。煙波縹緲居雲端,冰城未暖霾先至……”面對灰霾天,冰城市民紛紛在微博上發表感慨,一時間,引來眾多有同感的網友跟帖評論。
記者在街路上看到,市民們行色匆匆,一些人甚至戴上了口罩和圍巾來抵制灰霾。“這兩天看報紙,說這是灰霾,專家還讓盡量別出門。這不,我去超市買完東西就回家。”在中山路上,一戴口罩的女士對記者說。
18日15時,空氣質量檢測系統顯示,哈市12個空氣質量監測點中,達到六級嚴重污染的監測點有學府路、承德廣場、紅旗大街、建國街、新疆大街、省農科院。其中,承德廣場監測點的PM2.5濃度達到401毫克每立方米,超出嚴重污染范圍,其他6個監測點均為五級重度污染。
據悉,從16日起,冰城的灰霾天在大氣的助力下逐漸加重,頂著冷高壓形成的“大帽子”,出現嚴重污染的監測點數量從16日的1個,到17日的2個,直到18日的6個。18日冰城再次刷新了年初結束供暖之後的最差空氣紀錄。
分析:供暖煙塵是灰霾天產生主源
冰城的供暖期長達180天,尤其產生的煤煙污染成為冰城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
哈市環保部門年初發布的報告指出,冰城PM2.5的來源以供暖燃煤為主,冶金排放、垃圾焚燒、汽車機電工業排放源和機動車尾氣、餐飲油煙也位列其中。據環保部門的資料表明,2012年,哈市國控點的廢氣污染源共有19個,而電力和熱力供應業就佔其中的10個,達到半數以上。所以要想減少哈市的大氣污染排放,先要從整治這些火電、供熱鍋爐入手。
環保部門表示,減少供暖產生的煙塵污染,應大力發展集中供熱,全面拆除熱網覆蓋范圍內所有7兆瓦以下分散小鍋爐;落實“錯峰錯時”環境管理制度,避免冬季供暖鍋爐統一集中排放,對超標排放的老舊鍋爐除塵器進行提檔昇級和限期治理。加強工業煙粉塵控制,推進燃煤鋼鐵、水泥、火電行業除塵設施昇級改造,積極開展燃煤工業鍋爐和燒結機等煙氣脫硝示范。
對策:用“布袋除塵”減少污染排放
不少市民和網友感嘆,每年一到供暖季,哈市就會出現霧靄沈沈的天氣,但今年纔試供暖就出現這麼嚴重的污染天,是往年未遇的。
據悉,為讓居民住上暖屋子,消滅小鍋爐等空氣污染源,哈市今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截至目前,已拆並小鍋爐316臺,增加集中供熱面積400萬平方米。同時,為了改善空氣質量,哈市環保部門還新增壓縮天然氣汽車300臺,推廣使用清潔能源,控制中、重型載貨汽車和大型載客汽車進入市區,加速黃標車淘汰。
在這些措施面前,當哈爾濱遭遇空氣流動不好的逆溫天,灰霾天依然在頻頻上演。對此,一業內人士表示,哈爾濱今年采取了很多保障供暖、淨化空氣的措施。可以預見的是,今冬的暖屋子有保證了,但在頻頻出現的灰霾天面前,也預示著哈市在淨化空氣方面,尤其是消除煤煙型污染問題上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對此,環保專家表示,減少煤煙污染,須從原煤、鍋爐和除塵等多方面下手。目前,哈市環保部門已在年初發出公告,四環之內禁止銷售原煤,並在燃煤過程中鼓勵使用潔淨煤,保證煤炭充分燃燒,並在最後的排污環節鼓勵采取布袋除塵等有效的除塵方式,減少污染排放。
據了解,目前環保部門較為推崇、實際除塵效果也是最好的技術是布袋除塵法。布袋除塵法是在排風口設置一個類似“布袋”的除塵裝置,過濾掉對人體危害較大的重金屬微粒,收塵率高達99.99%以上,不僅乾淨環保,耗能還少。目前,哈市的達爾凱陽光熱電等已采取此方法除塵,效果十分明顯,飄出的是股股白煙。
新聞鏈接
世界衛生組織宣布PM2.5超標可致癌
PM2.5對呼吸系統和人身體的危害已被大多數人所了解。世界衛生組織(WHO)下設的國際癌癥研究機構17日宣布,室外空氣污染是癌癥的主要環境原因之一,其重要組成部分可吸入顆粒物PM10可被認定為一類致癌物。目前已有足夠證據表明,部分公眾暴露於室外空氣污染會導致罹患肺癌,並隨著顆粒物與空氣污染暴露水平的增加,部分公眾罹患肺癌的風險也會增加。此外,室外空氣污染還會增加人們罹患膀胱癌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