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10月21日訊 20日,哈市供暖正式開始,哈市供熱調度指揮平臺像“天眼”一樣實時監控著哈市市民家熱不熱,供熱故障根源在哪兒。當天,記者來到哈市供熱調度指揮調度平臺,查看哈市供熱首日的運行情況。
監控9大熱企50處熱源曲線較大波動就可能出了問題
20日,記者來到哈市供熱辦供熱調度指揮平臺,供熱辦供熱管理處副處長鄒為群指著大型電子顯示器告訴記者,“哈市9個大型供熱企業50處大中型熱源已經連接到我們的平臺,供熱達不達標,是否發生供熱故障,這裡一目了然。”
供熱調度指揮平臺負責人李晚旭為記者演示系統操作,平臺包括天氣實況、在線監控、運行分析、行業監管、歷史數據、檔案管理等6個板塊,其中在線監控板塊,電子地圖上用不同顏色的線條顯示熱企供熱的區域,哪個小區歸屬哪個熱企供熱非常清晰,工作人員可以查看每一個監測點一次網和二次網溫度、壓力、流量等詳細數據,還能通過實時曲線圖了解一段時間內該監測點的供熱情況,一旦發現曲線有較大波動,就說明這個監測點供熱可能出現問題了。
覆蓋哈市七成供熱面積第一時間發現供熱故障並處理
“以前,都是市民打來投訴電話纔知道出現問題,然後再查找問題和相關責任部門進行解決,這樣一來就拉長了處理問題的時間,造成用戶挨凍遭罪。並且供熱企業不會主動將供熱故障上報給我們,而是等問題解決完之後纔匯報情況,這就使得市民和供熱企業及供熱辦之間出現矛盾,處理不好就會使矛盾加深。而供熱調度指揮平臺最大的好處就是無論是哪兒發生供熱事故,指揮平臺都將第一時間發現。”李晚旭說,這個系統可以覆蓋哈市七成供熱面積,無論是哪兒發生供熱事故,指揮平臺都將第一時間發現並及時處理,有效地避免大面積停熱事故的發生。
此外,平臺還可以對投訴按照不同類別進行統計分析,比如供熱企業,問題類型,區域范圍等,平臺將分析的數據整理出來,為每周供熱例會提供決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