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佳木斯
搜 索
佳木斯探索建立老舊住宅低收費廣覆蓋有補貼物業管理機制
2013-11-01 15:00:09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孫婧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11月1日訊 在城市中,一旦成為沒有物業公司管理的“棄管樓”,衛生、下水等一系列問題就成了擺在百姓面前的“大難題”。今年初,佳木斯市65個社區物業服務站成了棄管樓居民的“貼心管家”,通過建立老舊住宅低收費、廣覆蓋、有補貼的物業管理長效機制,提昇物業管理服務水平,解決百姓燃眉之急。

  從年初開始,佳木斯就在各社區開展了建立物業服務站的准備工作,針對社區存在的棄管樓做了大量的摸底調查工作。在調查中,大部分共性問題為下水堵塞、頂樓漏雨、牆皮脫落等關系老百姓生存環境的實際問題,社區結合實際積極組織廣大業主開展費用分攤。

  年初,各社區將組建棄管樓物業服務站的工作向業主進行了公示,社區居委會為建立物業服務站做了大量的協調工作。9月末10月初,政府補貼資金到位後,將進一步促進社區物業服務站工作整體的提檔昇級。

  2011年佳木斯市已經在老怡安小區、豐登社區、東風社區、青雲社區建立4個物業服務站試點。在收效較好的情況下,今年,佳木斯市啟動包括臨江花園小區、糧庫社區等61個社區物業服務站,合計組建65個社區物業服務站。以構建和諧社區為目標,按著“政府扶持,依托社區,居民自治”的工作方針,通過建立社區物業服務站,基本實現物業服務全覆蓋,切實改善人居環境,達到提昇城市管理水平的總體目標。棄管樓社區物業服務站已經成為業主反映物業管理訴求的第一窗口,承擔組織協調的管理職能,按管理面積與服務情況享受補貼,承擔轄區內棄管樓的管理責任。

  現在居住在向陽區北鐵西小區的居民走在小區裡,健身器材更完備了、路面更平整了、綠化面積更大了、路燈更亮了。“棄管樓的管理工作,難就難在銜接上,我們樓區都是些老舊小區,最晚也是2005年建的。現在我們盡可能的為居民解決一些難事,比如一建2號樓的化糞池堵了,清掏工作需要花錢,我們就要出面協調,居民拿一部分錢,我們就得調動自己的資源,找到價格較優惠又專業的清掏隊伍。”社區主任仲月坤說:“好在政府的服務補貼資金馬上就到位了,這樣對於棄管樓的管理工作就能更好地開展了。”

  “我們已經做好社區棄管樓失修的防盜門、走廊燈、化糞池的清掏等統計工作。由於居民對於物業管理比較陌生,我們將加大力度進行宣傳,實行先服務、後收費的管理機制。”常綠社區主任王麗紅對筆者說。4月份以來,該社區做了大量的動員工作,大部分居民能夠接受每平方米征收0.3元的物業費。居民看到樓道燈亮了,衛生也清潔了,對社區的工作十分認可。由於樓區年久失修,社區共清掏了6處下水井,並清理了多處下水管道。”常綠社區結合實際,走出“先服務、後收費”的物業管理途徑。

責任編輯:楊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