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日下午,省委副書記、省長陸昊召集省政府專題會議,對全省治理霧霾天氣進行研究部署。
會議指出,10月下旬我省出現的嚴重霧霾天氣,特別是哈爾濱市出現1965年以來最為嚴重的大霧天氣和有空氣質量監測記錄以來的最嚴重大氣污染狀況,對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和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影響。“逆溫”、“靜風”和“高濕”等極端氣象條件集中出現是形成這次霧霾天氣的直接原因,燃煤、秸稈焚燒、機動車尾氣、各種揚塵污染等污染物集中排放是形成霧霾的基礎成因。霧是自然現象,影響大氣能見度和群眾生活便利性,霾是污染物排放導致的大氣渾濁現象,主要是人為因素造成,對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有嚴重影響,霧霾天氣的根本危害在於霾而不是霧。氣象回歸分析表明,近十年我省秋冬季符合出現不同程度霾天氣日數和輕霧日數概率比較高,為此必須高度重視、協調聯動、努力逐步解決。
會議強調,省委省政府始終高度重視大氣污染治理。當前要在過去工作基礎上,加大力度,治標治本相結合,逐步解決污染物排放問題。近期工作一是加強極端氣象條件預測,建立空氣質量信息公開制度,做好出現極端污染天氣的應急工作;二是環保廳對各地大氣污染的空間分布結構和貢獻率結構進行定性定量分析,抓住污染物排放的主要矛盾;三是嚴格執行排污標准,安裝必要除塵設施,堅決控制不達標燃煤鍋爐的污染物排放;四是加快黃標車限制使用和淘汰工作;五是嚴格治理各類揚塵、燒烤餐飲污染等因素導致的污染物排放問題,加強對污染物排放的社會管控。中期工作要加快調整能源結構,減少燃煤污染;加大熱電聯供力度,加快淘汰分散燃煤鍋爐,逐步拔掉小煙囪;提高油品質量;研究秸稈綜合利用問題,減少秸稈焚燒。
會議決定,建立省政府治霾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將哈爾濱市作為全省治霾工作試點城市,從嚴格執行技術標准、加強污染物排放社會控制管理工作、制定完善有關政府規章、能源結構調整、污染物排放資金收付、政府工作推動和資金支付機制等方面積極探索、加大力度,省級財政追加1億元資金專項支持哈爾濱市近期治霾工作;另追加專項資金支持空氣污染較為嚴重的其他城市近期治霾工作,各有關地市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強工作力量,務求實效。
副省長於莎燕、哈爾濱市政府有關負責同志、省政府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出席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