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稀罕事兒
搜 索
哈爾濱曾有個風水先生 『算出』中央大街是冰城最佳福地
2013-11-10 09:09:32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10日訊 日前,網上流傳一篇《風水先生與哈爾濱尼古拉教堂》的文章,引起很多冰城讀者的濃厚興趣。人們在津津樂道這一事件的同時,也有人提出質疑:真的有這樣一個充滿傳奇的風水先生嗎?他曾為哈爾濱哪些建築的選址進行過“指點”?帶著這些疑問,記者采訪到了文章的作者李忠義,詳解風水先生之謎。

  尼古拉教堂的選址風波

  李忠義是一位老哈爾濱迷,從上世紀80年代起就開始研究哈爾濱的歷史。據他講,《風水先生與哈爾濱聖·尼古拉教堂》這篇文章,是他根據幾年前在省檔案館搜集哈爾濱地方志材料時看到的文史資料整理而成的。

  李忠義介紹,曾位於博物館廣場中心、文革期間被拆毀的聖·尼古拉教堂,哈爾濱人習慣叫作剌嘛臺。這座古典風格的建築,古朴簡潔、精巧玲瓏。它是八面體井式全木結構,沒用一根釘子。教堂面積393.64平方米,1899年10月13日奠基始建,1900年曾經遭到義和團的乾擾,但最後還是以極快的速度,於1900年12月18日竣工。它是哈爾濱形成和發展史上較早的建築之一。

  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關於聖·尼古拉教堂的選址,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故事。

  十九世紀末葉,沙皇俄國為了擴大遠東霸權,通過《中俄密約》和《中東鐵路合同》攫取了在中國東北修建鐵路的特權。在確定了以哈爾濱為中心之後,沙俄中東鐵路建設局全體官員乘船溯松花江而上,於1898年6月9日在哈爾濱的九站登岸,並將中東鐵路建設局,設在香坊的田家燒鍋院內。

  李忠義說,當時的建設局官員及其隨從人員,大都是東正教徒。所以,在到哈不久,就於1898年8月在香坊修建了聖·尼古拉教堂。這是一棟簡陋的平房,也是沙俄在哈爾濱修建的第一座教堂。可隨著中東鐵路的工程進展,到哈的俄國人日益增多,為了滿足教徒的祈禱禮拜需求,建設局的官員決定擇地修建一座稍大一些的東正教堂,但是在選址問題上,大費了一番周折。

  當時,建設局內意見分岐較大,有人建議在道裡江邊登岸處修建,還有人主張在香坊聖·尼古拉教堂原址處翻建……大家為此吵得不亦樂乎。恰在此時,一位中國的風水先生進入了他們的視野。

   “能人”指點建在“龍腰”處

  這個人姓劉,山東人,據史料記載出身於山東某縣一個大地主家庭,家境非常好,曾經留學日本、英國,十分博學,可是後來卻因吸食鴉片錢財散盡,流落到了哈爾濱,乾上了中東鐵路建設局的翻譯。這位劉先生學貫中西,精通中國的五行八卦和佛道玄學,但由於吸毒成癮,耗資較大,他自己的工資總是入不敷出,於是就自詡上通天文,下知地理,開始給人算命看風水。一開始,只有中國人找他看風水,漸漸地,他的名氣越來越大,連外國人也請他。久而久之,劉先生竟成了業內“專家”,不斷地為哈爾濱的建築“指點迷津”。當時中東鐵路建設局的官員們也聽說了“風水劉”這個“能人”,因此,在請彼得堡工程師彼得列夫斯基設計教堂的同時,也請這位劉先生幫忙選址。劉在經過一番研究之後,給出了一個結論。他說,哈爾濱是一條龍,大直街是龍脊,教堂最好建在龍腰之處,能夠永久鎮得住哈爾濱這條巨龍。中東鐵路建設局的官員們聽了這位飽學之士的一番宏論之後,最終決定將聖·尼古拉教堂建在龍腰之處,也就是現在的博物館廣場中心。

  稱中央大街為最佳“福地”

  除了為聖·尼古拉教堂選址,這位“風水劉”還曾影響過中央大街的發展。李忠義介紹說,當年的中央大街被稱為“中國大街”,原因是那裡多是中國人居住的地方。後來,當局請“風水劉”給看看,哈爾濱哪塊地方最適合經商。那位劉先生經過多日的研究稱,中央大街的一頭直通松花江,是哈爾濱最佳的福地。打那以後,當局便大量地收購中央大街的土地、商鋪、住宅,建成了繁華的商業街。除了“指點”福地外,“風水劉”還對中央大街附近哪裡的財運最旺有過大量的研究。他說,中央大街以西,北起紅專街,南至大安街這塊長方形地段,是哈爾濱最值錢的地方。果然,直到今天,這一地段的商鋪依然十分興旺。

  李忠義說,當年,“風水劉”除了這些“傑作”之外,位於文化公園裡的外國人墓地也是他挑選的。那塊墓地,老哈爾濱人稱之為毛子墳兒,二戰期間,前蘇聯陣亡的將士也有很多葬在那裡。另外,道裡區高誼街以前叫高士街,哈爾濱城市形成初期,高士街兩側都是俄國人墓地,那也是俄國人請“風水劉”幫忙進行選址。據悉,當時的南崗叫秦家崗,因該地僅有一秦姓人家居住而得名。後來,“風水劉”研究發現,秦家崗一帶與松花江平行有一條龍脈,大直街是龍脊。大直街東側也就是現在的文化公園一帶是龍頭;大直街西側現在的和興路一帶是龍尾。後來,哈爾濱人又遵循“風水劉”的意思,在龍頭的左側修建了一座廟,那就是現在的極樂寺。

  “風水劉”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可能沒有太多的史料記載。但李忠義通過當年中東鐵路建設局的翻譯留下的部分資料,還原了他在哈爾濱的一些故事。或許,這些片斷能夠對哈爾濱的歷史記憶有所幫助。

責任編輯:關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