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市道裡區組織機械化清冰雪作業車輛清除主乾街路積雪。
東北網11月18日訊 16日夜間,哈市開始強降雪,其中木蘭、賓縣、五常降下暴雪。截至昨天20時,市區降雪量為6.1毫米,為大雪。已經准備就緒的清冰雪大軍昨天凌晨陸續出動,人工配合機械全力清雪。截至記者發稿時,清冰雪作業仍在繼續,全市累計出動人員兩萬人次,清雪車輛千餘臺。
研究生環衛工凌晨2時冒雪上崗
16日深夜開始降雪時,清雪人員已待命一整天。昨天凌晨2時,清雪人員走上黑夜裡飄雪的大街,在路燈的指引下來到熟悉的街道。
道裡區環衛保潔隊的研究生環衛工許鑫為了備戰這場雪,白天特意抽空在大隊裡睡了幾個小時。首場大雪分給他的任務是清掃友誼路井街至尚志大街隔離帶兩側的積雪。趁著雪還松軟,許鑫和6名同事先用推雪板和掃帚把雪掃到路邊。雪一直下,天快亮時,許鑫感到氣溫在降低,開始有些冷了。6時許,他們接到命令支援清掃兆麟公園南門的人行道。當8點多回到友誼路時,車行道上剛下的積雪被壓實。許鑫和同事用鐵鏟、鐵鍬把冰雪混合物敲碎後抓緊清運。AA級街路“即下即清即運”清雪作業標准要求他們要一直堅持作業到雪停。
昨8時,各區乾路兩側的人行道均清到見底。9時後,記者看到很多環衛工人開始把人行道兩側攢堆的積雪裝車運走,行人行走很方便。
“大塊頭”主乾路一字排開清雪
新的清冰雪作業標准和將持續數天的首場大雪,對於AA級街路最集中的南崗區挑戰不小。強大的機械清掃陣容是南崗區的特點。南崗環衛機械隊副隊長張來鵬負責指揮調度32臺滾刷車、推雪車、鏟車等清雪機械。昨天凌晨3時,這些“大塊頭”在中山路、西大直街、文昌橋、學府路上一字排開、前後組合刷掃積雪。張來鵬坐在巡視車上,不停地對著對講機指揮駕駛員。地表氣溫比較高,雪落到地上特別黏,滾刷車的滾刷轉速快不起來,鏟雪車緊跟其後把雪鏟起攢堆。清晨氣溫突然降低,積雪被車輛壓實。
10時許,記者來到友誼路、中山路、西大直街、紅軍街等街路時,路上車輛較多,“大塊頭”無法排隊作業,只能分布在車流中清掃。此時中山路表面還剩一層被壓實的積雪,地表氣溫開始回昇。張來鵬觀察後,發現貼近地面的雪層正在融化。他立刻調派一輛推雪車鏟雪。果然,推雪車作業後的路面見到了底色,最後一層積雪終於除掉。在中山路上作業的10名駕駛員不能倒班,兩名已經工作 10個小時的駕駛員,躺在停在路邊的拉運車裡休息,備戰接下來的整夜作業。
早高峰前精確撒放綠色融雪劑
這場雪是霽虹橋上涂刷的新型“不沾雪涂料” 的第一次“大考”。6時許,道橋、環衛、交管部門的相關負責人一起來到霽虹橋。橋上覆蓋的積雪較厚也比較黏。道橋人員用腳把積雪碾開發現下面的積雪確實不太粘地。但被車輪碾軋後,形成了一層較厚的冰雪混合物,車輪無法將其帶走,導致路面依然比較滑。為了不影響交通,早高峰來臨前,融雪劑撒布機來到橋上撒放了綠色融雪劑。早高峰時記者驅車從這裡通過,看到融雪劑和積雪都已經清掃乾淨,橋上通行順暢。
霽虹橋是撒放綠色融雪劑較晚的坡路。4時開始,市清冰雪辦統一調配10臺融雪劑撒布車分赴107處重點坡路,定量撒放綠色融雪劑。經過前幾天的演練,10名駕駛員對坡路位置、撒放面積和電子控制等都很熟練。撒放後,機械和人員抓緊清掃泥水。記者昨途經公濱路、哈平路、松浦大橋、安發橋、宣化橋等地坡路時,撒放融雪劑的區域已清見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