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1月21日訊 這場雪真猛!整整三天三夜,連續清運積雪,雞西市環衛局局長只在車上睡了兩個鍾頭,他的司機新婚剛三天,新娘子發來微信祈禱:雪快些停吧……
11月19日晚上,雞西市區漫天大雪。路燈下,飄雪中,街上車輛、行人漸漸少了,而一隊隊黃馬甲身影,一組組清運雪機械,卻更加忙碌起來。
21時許,記者在中心大街電話約到市環衛局局長付明波,他剛剛開完部署清運積雪工作緊急會議,急忙吃了一碗加州牛肉面趕來。記者夜清雪的跟蹤采訪就此開始了。
在連接新、老城區主乾道文化路,一邊隨著拋雪機穩穩向前運行,一臺接一臺大翻斗滿載運出;一邊身著黃馬甲、腳蹬專用靴抓緊清邊,為機械作業打開通道。同時,『暴風雪』清雪車、德國造拋雪機、推雪板、雪刷等機械正陸續調來,以便徹底清除『晚高峰』時剛剛壓實的路面積雪,做到『路見本色』。
『從17日起的這場連續大雪、暴雪,我們一直這樣雪中清運、連續清運、反復清運,纔保證了主要街路「路見本色」,整座城市出行暢通。』付明波欣慰地說。
『005報告機械情況,所在位置。』
『006報告……』
『007報告……』
已近午夜,機械大隊長徐清哲在南星街上用對講機指揮各路機械車輛。記者還沒聽完整個報告情況,就已凍得渾身瑟瑟發抖,卻從中體會到了雞西環衛人的清雪智慧。
原來,他們人手一冊的今冬明春《清運雪工作手冊》,像一張清運雪『路線圖』一樣,確保了整個指揮系統的高效運轉。大到今晚7個機械作業組的區域布局、作業路徑時段,小到一臺翻斗車放到哪個路段、走什麼路線,都清晰明了,絕不會出現誤時窩工現象。
在雞西市火車站前的興國路上,一臺30鏟車與一臺50鏟車相向作業,一動一靜,『小嘴』吻『大嘴』,一大兜積雪裝進了大翻斗,效率比單機作業提高數倍。德國進口的拋雪機夠先進,但遇上今年這場『粘雪』,也難免不斷地被『粘』住,改進:管道上開『檢查門』,再備上一根小木棍,一旦『粘』住,很快排除。
雞西清運雪,處處顯露環衛人的智慧。
『累!』記者一路采訪,黃馬甲們的感受就這一個字。
但誰也沒說苦,還很滿足:看我們的服裝都有反光帶,安全有保障,再看我們穿的專用靴,在雪地裡也很暖和。
已是20日凌晨1點了,趁著等待調動『暴風雪』等大型機械空閑,記者提議到附近的省報記者站住處暖和暖和,順便多了解些情況。可是,進屋還沒聊上10分鍾,付明波已靠在床邊發出了陣陣鼾聲……
記者不忍心叫醒他,可他手機的急促鈴聲,還是急不可耐地打消了他的睡意。
『明天雪快停吧!你們真該歇歇了!』記者在心中默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