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22日訊 行政審批服務制度改革是我市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的重要舉措。昨天召開的市政府第29次常務會議聽取了關於行政審批改革工作情況的匯報。按照會議要求,我市即將開始啟用新的行政審批服務流程系統,該系統的最大特點是根據辦事人的需求,“量身定做”路徑最短、環節最少、效率最高的綜合辦事流程。
從辦事人角度設計流程
目前,全市入駐市行政服務中心各類審批服務事項452個。本次行政審批流程再造沒有采用壓縮審批時限、減少審批事項的傳統思路,而是轉變“行政審批部門要你怎麼辦”思考模式,把“辦事人要辦理什麼”作為審批流程設計的出發點,提出了個性化行政審批服務產品的概念,對審批流程、要件提供、乃至審批表格都進行了全面“改版”。
新的審批表格大面積的“填空”變成了“選擇”,既方便辦事人填寫,也利於系統識別。
市行政服務中心將452項審批服務事項進行了合理分組,分為企業設立模塊、行政許可審批模塊、建設項目審批模塊和後期管理服務模塊4類,並在此基礎上將行業許可審批、建設項目審批和日常管理服務優化銜接,形成175個企業辦事綜合流程,加上各類專項辦事流程,共形成了678個標准化審批流程。
據介紹,辦事人辦理一個事項可能涉及很多行政審批流程,如要開一個加油站,需要設立企業,需要經營危險品許可,也需要建設項目審批。目前,市行政服務中心正在與相關企業共同開發哈爾濱市行政審批服務系統軟件,系統可以根據辦事人需求自動生成個性化審批流程“地圖”,告知當事人需要哪些審批、辦理順序和要件要求。
先辦營業執照後辦許可
根據《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推進工商注冊便利化”的要求,我市對原有流程中不涉及國計民生、重大安全許可事項前置許可的“先證後照”類企業設立,改為“先照後證”,即工商部門先發營業執照,後報相關行業管理部門辦理許可。
另外,本次改革還減少了部分審批事項的審批環節。取消了政府投資類項目“項目建議書”審批;減少“預核准”環節,對整個產業園區已做節能審批、符合產業政策的單一入區項目,對政府投資的路橋、醫院、學校等項目簡化節能審批手續,實行備案制; “工程竣工檔案承諾書”、 “建設單位承諾書”和“設計單位承諾書”不再作為審批前置要件;取消規劃報建階段的“建設單位承諾書”和“設計單位承諾書”;建設單位報建時,在前一環節已遞交材料,後一環節不再重復遞交。
同時,本次改革加強了審批部門的聯動,所有建設項目實行14個部門聯合現場踏查;路橋建設項目實行13個地下管線產權單位聯合會簽;省(市)重點建設項目實行16個部門基礎開工承諾協調聯審、5個部門規劃報批圖聯合會審、12個部門建設工程竣工聯合驗收。
審批流程再造邊運行邊完善
據市行政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長期以來,行政審批一直是企業和項目單位最為頭痛的問題之一,很多企業和項目單位寧願花數萬乃至數十萬元的代辦費,將行政審批交給專門的代辦公司辦理,甚至由此產生了一個行業。雖然行政審批具有專業性特點,國際上也有由專業律師辦理此類事務的慣例,但這畢竟增加了辦事人成本,為普通人參與市場競爭設立了無形的門檻,不利於市場經濟的發展。本次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目標就是讓沒有專業知識的普通人也能順利完成行政審批,就像客戶上銀行辦理業務一樣方便、容易。
據該負責人介紹,行政服務流程再造是一個邊運行、邊完善的長期過程,隨時歡迎廣大群眾和企業提出意見和建議。
核心提示
新審批表格“填空”變“選擇”方便填寫
系統可自動生成個性化審批流程“地圖”
開店辦廠“先證後照”改為“先照後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