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1月26日訊 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單獨二胎』政策出臺後,我市很多符合政策的家庭開始陷入幸福的糾結中:生,還是不生?
這一將對很多家庭未來生活產生重大變化的政策,在大慶市民心中會有怎樣的反響?大慶有多少符合『單獨』條件的家庭准備生二胎?大慶日報為此展開摸底調查,多方面了解我市市民的內心訴求。這份問卷或許不能代表我市全體市民的意願,但可以看到多數市民對於『單獨二胎』的內心感受和想法。
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500份,被調查者涵蓋了我市各行業從業人員,有企事業單位員工、自由職業者、私營企業務工人員等。調查對象大部分為已經成家立業且有一個孩子的60後到90後。其中30-40歲年齡層的受訪者最多,人數比例超過60%。問卷內容,主要針對已經生育一胎的父母們,在『單獨二胎』即將到來之時,他們會采取哪種態度,做出什麼樣的選擇。
調查結果顯示,26.2%的受訪者認為『單獨』政策非常好,會積極准備要第二個孩子;同時也有45.2%受訪者稱不會再要二胎,這其中,有66.4%的人擔心沒時間、精力照顧孩子,有32.8%的人擔心生二胎的經濟壓力過大,生活質量會隨之下降。
●如果您放棄生育二胎,讓您做出選擇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人們的精力是有限的。現在的70後到90後們承擔著更多的工作壓力,兩個孩子的生活節奏勢必要快更多,也會更辛苦。
陳蕾是自由職業者,愛人在油田礦區工作。因為兩個人工作忙,沒時間照顧孩子,所以,陳蕾的兒子出生後不久,就被寄養在了青島的小姨家,今年已經上小學四年級了。每年的法定假日,也成了陳蕾兩口子的『法定看兒日』。
陳蕾的愛人是獨生子,『單獨』政策落地後,他們可以再要一個孩子。但對於第二個孩子的話題,陳蕾有些『恐懼』——『一個孩子我都給不了他好的生活,更別說再要一個了!我真不知道,我能給他(她)什麼?』
陳蕾的話,也代表了調查者中的大多數。
『兩個孩子開銷太大,家裡經濟條件不允許』,使32.8%的人放棄了這個權利。
養育一胎成本的逐年攀昇,拋開孩子的吃穿用,教育成本也讓育齡父母們對於二胎退避三捨。
小趙已在我市一家金融企業工作了8年,孩子今年上四年級。從幼兒園到小學,這一路走過來。她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上幼兒園一個學期近3000元學費,再加上吃喝拉撒,僅孩子這一年的花費就要1萬打底兒。上了小學,學費有所減少,但課外班、特長班費用隨之增加,一年少算也要支出兩萬左右。小趙不敢想再要一個孩子的情景,她真不知道如何支付這些高昂的費用。
養育二胎的經濟支出在調查表中是很『關鍵』的一項。大慶師范學院文學院教授李楓表示,目前我國家庭的教育支出,是按一個家庭一個孩子配置的。如果再多一個孩子,真的是一個相當大的負擔。
家裡誰最想要二胎?
『家裡誰最想要二胎』?作為『隔輩人』對於二胎的企盼度,明顯高於『當事人』。雙方老人佔了44.7%,妻子和丈夫相比之下,則顯得不那麼積極。
賈成敏是個很時尚的80後,老公在讓胡路操持著一份家族生意。他們有個極可愛漂亮的女兒,今年5歲。老公是獨生子,所以即將出臺的『單獨二胎』政策,讓家裡四位老人很是興奮,期盼再抱個孫子或孫女。但賈成敏和老公卻沒有如此高的熱情。四位老人『輪番轟炸』,二人纔表示『順其自然』。
賈成敏很了解老人的心思。每次回雙方父母家,她覺得老人看孩子時的笑臉都有點『嚇人』,『真的是皺紋最多的時候!』賈成敏說,老人只是想找那個熱鬧的感覺,孩子越多老人越有安全感。這可能是多數老人的共性吧!
作為符合『單獨』政策的您,會選擇生二胎嗎?
當『二胎』真的可以有,人們又舉棋不定,望而卻步。
在市直機關某部門工作的小唐一直記得媽媽和她講的那些事。上個世紀70年代,實施計劃生育之初,『怎麼可能只生一個孩子』的想法,讓很多人對這個政策很抵觸,甚至有些反抗。小唐的媽媽回憶:『那個反抗,是很激烈的……真就像黃宏和宋丹丹的小品《超生游擊隊》演的那樣!』
回到現在,再看市民對於生二胎的意願,冷清到只有26.2%的市民選擇會生育二胎,而決定不要二胎的人數比例達到了45.2%。『沒想好』、『順其自然』的比例分別為13.1%和15.5%。
這個結果和半個世紀前的情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如果您選擇生育二胎,那麼讓您做出選擇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80後的陳宇在市某公安分局工作,他和妻子都是獨生子,即使『單獨』政策不出臺,他們也可以要二胎。今年春天,他們的二女兒出生了。陳宇的朋友都說他很勇敢。因為,養兩個孩子意味著家庭支出要產生傾斜,個人精力要受牽扯,時間要被壓縮……但在陳宇的心中,兩個女兒的快樂比什麼都重要。
其實,在人們心底還是渴望再有一個孩子的。或許,目前一胎父母們還不適應二胎式的家庭結構,但隨著這一政策在時間上的推進,二胎式的家庭結構也會越來越符合人們的心理預期。
與陳宇一樣,有些年輕父母們選擇生二胎有兩個主要原因:『兩個孩子是個伴兒,一個孩子太孤單』、『將來能互相依靠,不希望看到他(她)一個人承擔那麼多事情』。
劉鑫柯是媒體人,80後,獨生子。他的經歷讓他對生二胎有著極強的渴望。劉鑫柯高考那年,父親病重住進了醫院。作為獨生子的他,只能一邊備考一邊照顧父親。『學習的時候想著父親,照顧父親的間隙抓緊時間學習……』劉鑫柯說,那段時間他感覺要崩潰了,一是身體上的勞累,還有心理上的無依無靠。他感慨:『那時候,有個兄弟姐妹就好了,所以將來我一定要生兩個孩子!』
劉鑫柯的經歷佐證了那些決定要二胎人的選擇,不要說『四二一』(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爸爸、媽媽、孩子)的家庭結構,即便是『二一』結構,給獨生子造成的壓力也顯而易見。
此前,有全國調查稱,越是在特大城市和中特大城市,人們生育二胎的意願越低,越是在小城市或偏遠城市,人們生育二胎的意願越高。這與人們承受的生活壓力大小有直接關系,即生育二胎的經濟成本、教育成本、時間成本、機會成本的高低,與二胎生育意願呈反比。
有人說過,『發展是最好的避孕藥』,此次大慶人對『單獨』政策反應的調查結果印證了以上說法。
有條件生,但不一定願意生。近五成人表示將放棄生二胎——這種不慍不火的態度,與大慶在全國城市中所處的位置相符,與大慶二三線城市的特點相符,也說明大慶人對待此次國家生育政策的調整相對冷靜,此次調查結果比較客觀和真實地反映了實際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