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29日訊(修峻峰 記者 侯巍)洪水無情,人間有愛。黑龍江省今年遭遇百年一遇的洪水,在抗擊洪水中湧現了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同江市三村鎮農民趙廣美就是那些身影中的一個。50歲的趙廣美在大壩上連續奮戰30個日夜,累計出船270餘次,運送官兵近萬人次、石料30000餘方、土料18000餘袋,協助部隊排除險情20餘處,官兵們稱呼趙廣美的渡船是“生命之舟”。
趙廣美。

趙廣美在開船。
在黑龍江江畔,一艘裝滿沙袋的小船在沈穩地前進著。船尾,一位滿臉疲憊的婦女熟練操控著手中的舵把。她,就是趙廣美。洪水來襲,家裡的耕地己被淹得一乾二淨,趙廣美平時靠著租來的渡船維持生計,夫妻倆還得照顧著3個女兒,由於長年從事體力勞動,趙廣美疾病纏身。
然而,當得知大壩急需渡船運送物資的消息後,趙廣美不顧家庭及個人的安危,馬上與丈夫周鳳友一起駕駛渡船奔赴青龍山蓮花河堤壩段,加入抗洪大軍,這一去就是30多天。
從上船的那一刻起,趙廣美就沒有下過船。由於抗洪一線都是清一色的男人,而趙廣美是一個女人,船上又沒有衛生間,所以她20多天來很少喝水。從同江市的三村到街津口,只有趙廣美的船最大,一次能坐下400多名戰士。
8月19日,八屯大閘處發生險情,同江市委抗洪防汛指揮部緊急下達命令:集合附近所有的抗洪力量,一定要保住大閘!接到電話後,已兩天兩夜沒合眼的趙廣美夫婦連夜啟程,駕船直奔目的地。就在途中,驚險的一幕發生了:由於水位上漲,水面和高壓電線間的距離被拉得很近,船頭立著的兩杆紅旗的旗杆正好碰到電線上,只見火光一閃,一聲巨響傳來,金屬旗杆被攔腰切斷。船尾處,站著睡著了的趙廣美被一下醒驚過來,及時低下頭,這纔避過了危險。
一個月的時間裡,夫妻二人日夜守護在街津口至三村的江面上,每天從早上六點一直開船到第二天凌晨2點,周鳳友開累了就換妻子趙廣美,從未間歇過。船上的條件很簡陋,由於長時間站著開船,趙廣美的胳膊和腿腫得粗大了整整一圈兒,疼痛難忍,本身就腰間盤突出的她卻沒有退縮,堅持奮斗在抗洪救災第一線。
在抗洪救災的這段時間,趙廣美和老伴一天只吃一頓飯,就這樣,他們還將飯菜省下來分給身邊的戰士們。到了半夜,由於船上沒有睡覺的地方,倆口就在船的底艙內休息,鋪上兩張塑料編織袋,就當作是睡覺的床。底艙內都是柴油味,堅持了30多天的趙廣美,嗓子被汽油味嗆的說不出話來,風吹雨淋趙廣美的身體狀況也大不如前。再加上一個多月沒有洗臉刷牙,也沒有洗澡,整個人也蒼老了很多,以至於孩子們來到大堤上都幾乎認不出來母親來了。
8月26日18時30分許,多處江水越過子堤,大壩隨時存在潰壩的危險,指揮部第一時間做出了連夜奮戰加固加高子堤的決定。已在大堤上奮戰了一天的趙廣美剛回到家中准備吃晚飯,聽說險情後,二話不說就和老伴在風雨中跋涉了3裡多地回到船上,重新投入到抗洪前線。風雨中的江面一片混沌,探照燈照射下的能見度也不過10餘米,船身5次撞在被江水淹沒了的樹上,每次渡船都幾乎被掀翻。為了保證解放軍官兵能夠有充足的土料、石料加固大壩,趙廣美駕駛渡船運送物資,一直堅持到次日凌晨2點多鍾,終於支援抗洪前線成功抵御了這次洪峰。這場戰斗中,趙光美的渡船共運送土料18000餘袋,輸送官兵2000餘人,協助部隊排除險情20餘處。
洪水無情人有情,在百年一遇的大災面前,趙廣美用她並不強壯的臂膀,橕起了汪洋中的“生命之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