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大慶讓胡路區 社區改革激活公共服務
2013-12-02 08:52:24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崔義鑫 李君 李飛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12月2日訊 辦手續、開證明,在『一站式』服務大廳全部搞定;超市、銀行、早餐店開到家門口;志願者、網格員隨時上門,安全有人管,老人有人陪……去年底大慶市推行街道變社區改革以來,讓胡路區將原6個街道辦事處、72個社區整合為12個新社區,建立新型服務模式,實現職權上移、一員多崗、組團服務,60萬百姓幸福指數『步步高』。

  為滿足社區居民物質與精神需求、大眾化與個性化需求,讓胡路區在12個新社區中構建並推廣公共、市場、志願三大服務體系,實現新社區服務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立體式覆蓋。通過搭建公共服務平臺,逐步縮短社區服務半徑。以往辦老年證、計劃生育證明等,群眾需跑多個政府部門,現在各事項全都挪進社區服務大廳『一站式』辦理。社區乾部變身網格員,隨時隨地服務群眾,真正做到人在『網格』中,事在家中辦。同時,社區協調銀行、通訊等公共服務單位進駐,居民不出社區就能完成繳費、郵遞、儲蓄、購票等業務。先後建成集黨組織關愛服務、政府公共服務、礦區綜合服務、社會公益服務『四位一體』的社區服務綜合體8個,打造集政務服務、企業服務、生活服務為一體的『十分鍾便民服務圈』72個。和物業公司聯手,通過區塊承包、低償經營,在社區裡開辦平價超市、便民餐廳等服務項目,居民『開門七件事』在社區內全能解決。乘風社區與客運公司合作打造鴻運大集改造項目,與物業共建社區服務綜合體;慶新社區引進讓北醫院,聯合開辦了老年人醫養康復中心。推行社區志願者注冊登記制度,現在活躍在各社區的社會組織已達200個,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志願服務。

  積極創新實踐,通過扁平化、網格化、組團化三大機制,不斷激活社區管理。實行扁平化管理模式,使居委會實現職權上移下放,各類協管人員全部轉為社工由社區統一管理。居委會原來承擔的政府職能全部上移至社區,居委會實現自治,單純服務百姓;城管、衛生、安監等執法權直接下放到社區,直接解決各類問題。推行網格化管理,將91名社區乾部直接變為網格員,網格長成了網格內居民的『萬事通』,專職在責任區內進行日常巡查和綜合信息采集。實行AB崗和一崗多責工作制,網格長每天把居民代辦事項帶到社區窗口集中受理,實現『前臺一口受理、後臺分類處置』,大大提高了為民辦事效率。構建社區黨工委、黨小組、網格管理『三級』服務團隊,『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為居民提供多元化、精細化、個性化服務,提高公共管理、綜合服務效率。短短幾個月時間,銀浪社區已解決維修房屋、照料特殊群體等大事小情2700多件。社區效能最佳化,社區成為了解社會輿情的『管道』,服務群眾的『超市』,消除各類矛盾的『緩衝器』,促進社會和諧的『穩壓器』。

  持之以恆開展活動,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把社區變成了百姓大舞臺。怡園社區每天300多人歡歌勁舞,旭園社區定期組織太極拳、健身操比賽,北湖社區舉辦趣味運動會、百家宴。近一年來,各社區組織開展各種活動1800多場次。『社區裡的生活就是樂呵,讓我們活得有滋有味。』銀浪社區張玉珍老人拍手叫好。社區服務既照顧到面,又滿足特殊群體需求,打造『一社一品』、『一居一品』的特色服務。銀浪社區成立『流動人口鄉音俱樂部』,敘鄉情、唱鄉曲、聯歡、座談,增強歸屬感、幸福感;慶新社區打造養老服務特色社區。逐一梳理社區居民婚姻家庭、鄰裡糾紛以及企業退休人員、下崗人員、刑滿釋放人員等,跟蹤掌握,就地化解矛盾,使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矛盾不上交。

責任編輯:楊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