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真情時刻
搜 索
『感動龍江』候選人仲威平:『天上下刀子我也要來上課』
2013-12-06 09:51:56 來源:東北網  作者:王蕊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6日訊(記者 王蕊)鐵力市工農鄉蘭河村“蘭河小學”座落在小興安嶺南麓,不到20平方米的空間裡,一半是炕,另一半擺著4張課桌、8把椅子、一塊小黑板和幾本褪色的小學課本。就是在這裡,仲威平堅守了24年。

  1998年,蘭河小學被撤並到5公裡以外的鄉中心校,這意味著學校8名貧困?單親?智障、無人照顧的學生因上學路途遙遠而面臨輟學。為了這些孩子有學上,仲威平留了下來,守著不超過8名學生的班級。

仲威平在鐵力市工農鄉中心小學校的愛心工作站同留守兒童談心。

  24年來,不管風吹日曬還是雷雨大作,她獨自騎車在夏天泥濘、冬天被大雪覆蓋的林區小路上往返。仲威平的付出被學生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數十載的艱辛付出換來了一個個成材學生的高考上榜喜報。

  從參加工作到2006年,仲威平先後5次被評為鐵力市優秀教師,鐵力市師德標兵。2007年被評為省獎勵縣域教育人纔;2008年她被評為省優秀班主任、伊春市勞動模范、省鄉村老師獎;2009年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感動伊春年度人物;2010年被評為全國“十一五”教育科研先進工作者、全國五一巾幗標兵、全國五一巾幗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就算天上下刀子,也要來給學生上課”

  一個冬日的早晨,她頂著刺骨寒風,踩著及膝的大雪,終於走到了學校。只見教室裡,學生們整齊地坐著,一張張小臉凍得通紅,眼巴巴地望著她。“你們就這麼相信老師能來嗎?”“您說過,天上下刀子也來給我們上課。”她的淚水刷地流了下來。

端午節當天,仲威平帶著幾個留守兒童到工農鄉新一村的甜香瓜種植大棚參觀。

  4月初,風中依然夾雜著寒氣,仲威平低頭走在泥濘的道路上,早晨紮好的發髻早已被風吹散。這條路,她再熟悉不過了,這條坑坑窪窪、時而泥濘、時而冰雪的鄉村小路,順利的話,騎車一個來回要3個多小時。大風天,她推著自行車艱難地頂風前行;雨天,她扛著自行車,趟過滿是泥水的道路;冬天,道路上積雪一尺多厚,她只能步行去學校;春天,路面的冰雪白天化開,晚上結冰,早晨的路面光滑得像一面鏡子,她連人帶車滾到路基下的情況有過十幾次。

  2003年,仲威平患上了嚴重的婦科囊腫病。因為每天都要騎自行車上下班,過度勞累,病情越來越重,每次發作都非常痛苦。為了不耽誤上課,她經常一邊講課一邊打點滴,就這樣堅持了4年。2007年暑假做手術時,醫生狠狠地批評她:“你真是寧要學生,不要命!”

  有人給她計算過,每天往返40裡,一年走180天,走過的路是7200裡,20年就是144000裡,這7萬多公裡,比繞地球赤道一圈半還要多。20多年來,她共騎壞了4輛自行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這條路上留下了她數不清的自行車印,也記錄了她說不完的故事。


 

  “只有一個學生出息,也感到幸福”

  1998年之後,蘭河小學學生最多時只有8人,被分為4個年級,有時一個人就是一個年級。仲威平每天要給各年級的學生上課。最初,如何讓不上課的學生利用好課堂時間是她最頭疼的問題。漸漸地,她摸索出了課表上顯示的“動靜教學法”,就是一個年級學生動起來聽課,其他年級的學生靜下來寫作業。但這樣一來,仲威平就不得不利用課間時間檢查、批改學生的課堂練習。

  這個學校雖然老師少、學生少,但課程一門不少,連思想品德教育都搞得有聲有色。每周一早晨,仲威平會帶著孩子們到教室外向高高飄揚的國旗敬禮。當初,學校沒有旗杆,如何把國旗掛起來,讓她煞費苦心。最終,一根4米長的小楊樹乾被仲威平“變成”了國旗杆。“我跟孩子們一起把‘旗杆’先放倒,把五星紅旗綁在一端,再將‘旗杆’豎起,埋在坑裡固定。”從此,蘭河小學就有了獨特的“昇旗儀式”。

  小龐是一個智障兒,是仲威平下功夫最多、最疼愛的學生之一。他一年級讀了兩遍,二年級讀了三遍,好不容易背會了九九乘法表,過一個周末就全都忘記了。但仲威平從未放棄過他,一遍一遍不厭其煩地教他,直到教會為止。現在,他已經能流利地背出乘法口訣了。

  “我從來不挑學生,什麼樣的孩子都有接受教育的權利。無論今後教什麼,我都會耐心地教到孩子們學會了為止。”說起孩子的教育問題,仲威平就會變得嚴肅起來。

  小龐家境貧寒,父親殘疾,母親有嚴重精神病。上學的第一個冬天,他連棉衣和棉鞋都沒有,腳凍得發紫。仲威平第二天就從家裡帶來了兒子穿過的衣服,在教室裡給他換上,讓他暖暖和和地上課。從那之後,仲威平每年不僅會用省下的錢給學生買學習用品和課外書。到了春秋換季的時候,她還給他們買衣服、買鞋。

  20多年來,仲威平教過的學生不足百人,但她仍然覺得收獲了很多。除了學生和鄉親們給她的愛,學生們的成長也讓她自豪。學生孫德利德國學習歸來後告訴她:“我現在也在像您一樣捐助失學兒童。”考上哈爾濱師范大學的董文濤常說:“我也要做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仲威平說,哪怕只有一個學生出息了,也會感到幸福。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