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10日訊 如今,網購方便快捷,越來越多的人足不出戶就能買到心儀的東西。今年“雙十一”一天時間,大慶“淘友”就在網購上消費了1個億!
然而,伴隨著促進消費的同時,也有很多“淘友”被騙子盯上。12月9日,記者從市公安局網安支隊了解到,從今年年初到11月28日,11個月中,我市“淘友”網購被騙案件122起,被騙金額高達217萬。今年5月一起因支付寶頁面發生錯誤的詐騙案件,一市民被騙走了31萬餘元。
網購詐騙騙局如何識破?記者采訪了市公安局網安支隊案件偵查大隊副隊長賈曉亮,他對各類網購詐騙案件逐一點擊,幫助您走出迷局。
代刷信譽返傭金被騙
在淘寶上買東西,買家可以對賣家貨品進行評價,好評多的店鋪會受到更多買家的青睞。一些騙子瞄上了買家,謊稱為了給賣家刷信譽,以給買家返傭金為誘餌詐騙。
6月15日下午,我市市民姚女士上網時發現一網站,通過自己的QQ與該網站QQ昵稱為“客服雅麗”的人聯系。“客服雅麗”以購買“點卡”提昇信譽、給姚女士返5%提成的方式,讓姚女士購買她的“點卡”。姚女士通過自己網上銀行給對方的匯款,分13次轉賬13645元。
匯完錢,姚女士等著“客服雅麗”給她傭金,沒想到“客服雅麗”早就不在線了,發覺被騙後姚女士趕緊報了警。
6月16日晚上,高先生遭遇的騙局,與騙了姚女士的如出一轍。高先生在家上網,加了一個QQ,對方讓高先生買他的Q幣,為其在淘寶上刷信用,說刷完把錢退回。高先生信以為真,結果對方沒給他退錢。前後幾次,高先生共被對方騙走6020元。
見招拆招
賈曉亮:代刷信譽這樣的詐騙案件比較特別,很多騙子打著返“傭金”的幌子,引誘受騙者上當。在網上購買Q幣、點卡時一定要特別注意,如果對方提出給予高額回報,很有可能是設了一個騙局。
切記,根本沒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男子9次付款被騙31萬
5月3日中午,市民李某報案說,自己在上淘寶網購買衣服付款時,支付寶頁面突然發生錯誤,對方又給了李某一個鏈接。
李某點進去正常支付,前後不斷地刷新頁面,一共支付了9次。李某的銀行卡有手機短信提示,9次轉賬信息都發了短信,可李某手機沒在跟前,就沒有在意。
等李某事後一看手機傻了眼,卡內的31萬多元竟然不翼而飛,全部轉了出去!李某上網找賣家,一看自己支付的根本不是購買的商品,對方給李某發的是虛假支付網址。
除了支付頁面發生錯誤這樣的詐騙外,今年以來,網購退款詐騙也逐步上昇。
9月16日,市民萬女士報案,她在淘寶網上購買一條褲子。幾個小時後,她接到一個福建龍岩的電話,對方自稱是淘寶店主,以萬女士付款出現問題為由,要求其退款後重新付款。這位“店主”先後分3次從其卡內轉走6054元,等萬女士發現被騙時,已經晚了。
見招拆招
賈曉亮:其實“支付寶”詐騙非常容易防范,支付頁面必須是支付寶正規頁面,不要點擊賣家發過來的支付鏈接。
另外,如果涉及退款事宜,應該在購物網站上的頁面操作退款事項。申請退款後,頁面上會有退款提示,無需單獨和賣家聯系,絕對不能在支付操作的過程中向賣家透露支付密碼、銀行卡密碼,以防騙子乘虛而入。
“驗證碼”暴露易被騙
在網購過程中,無論是使用儲蓄卡還是信用卡進行支付操作,大多涉及手機驗證碼。如果透露了手機驗證碼,很可能讓騙子有機可乘,導致被騙!
11月5日,李先生在淘寶網購買一個金號枕巾,在退款過程中,李先生按照對方提示,將發送到自己手機上的驗證碼告訴給了對方。等李先生查詢銀行卡信息時發現,卡內的現金已經被支出了3萬餘元。
11月20日,林女士在淘寶網聚劃算上參加團購,買了一條駝絨被,價值199元。
當晚,林女士接到一名南方口音的男子的電話,他說被子沒貨了,可以退款。她按照男子的要求,點擊淘寶網上其購買的駝絨被,上面出現了一個備忘錄,需要填寫備忘信息表,按照男子提供的信息表,林女士填寫了身份證號、銀行卡號、姓名、密碼。男子告訴林女士會有兩個驗證碼發過來,並讓林女士點擊確定。過了一會兒,林女士手機進來短信,告知她銀行卡劃走了22770元,林女士大吃一驚,這纔知道被騙。
見招拆招
賈曉亮:現在大家都習慣用支付寶快捷支付,在支付時,如果沒有密碼應該設支付密碼,如果有密碼,不要隨意透露。
很多信用卡或者儲蓄卡在支付時,都會往手機發驗證碼,驗證碼是保護個人信息的一道“防線”,當有人詢問驗證碼時,一定不要透露。
小心騙子假裝“客服”
張女士在淘寶網購物後,接到了電話,對方自稱是“支付寶”的“客服”。對方稱“支付寶”賬戶昇級,給顧客退款,要求張女士提供銀行發來的支付驗證碼。張女士信以為真,被騙走了8000元。
和張女士一樣因為“客服”被騙的還有羅先生。羅先生是個網購“菜鳥”,對網購流程一點都不熟悉。
在網上下了一個訂單後,羅先生的手機接到淘寶網短信,留下“4006263661”的聯系方式。他聯系後,對方自稱是淘寶網的“客服”,說其訂單卡了,需要進行昇級。
羅先生信以為真,就按照“客服”的指導,到ATM機上操作。操作後,羅先生發現卡內的9000元錢被轉走。
羅先生被騙後覺得很冤,立即報了警。通過上網查詢,羅先生纔知道,指引他到ATM機上操作,是騙子經常用的伎倆,也是最容易被騙走錢的。
見招拆招
賈曉亮:網購時,如果有所謂的“客服”或“工作人員”和您聯系,一定要提高警惕,甄別對方身份。
網購出現缺貨或者退款信息,淘寶賣家首先會通過正規的聊天工具“阿裡旺旺”和買家聯系,如果聯系不上,可能再進行電話聯系。
騙子獲取買家手機信息,通常是因為買家之前在網上透露過自己的個人信息,所以要注意防范,不要在網上輕易透露家庭住址及電話等信息。
9人網購飛機票被騙12萬
騙子利用虛假購票鏈接,刷走9名市民12萬元。
7月25日,周女士在網上買飛機票時,通過網站上的電話聯系賣方,並將自己的借記卡卡號、身份證號等個人詳細信息告訴了對方,被騙4張飛機票款3280元,同時,信用卡中的3.5萬元被騙子刷空。
8月6日,喬先生在一個購票網站訂購了兩張從哈爾濱至深圳的機票,在給對方賬戶轉賬2940元後,對方說喬先生填寫的個人信息有誤,需要重新訂票。如果重新訂票,還需再匯2940元,等第二次訂票成功後,再將之前的2940元退回。於是,喬先生再次給對方轉賬2940元,訂票成功後,對方遲遲不給其退錢和出票,就連電話也無法接通了。
喬先生購票的網址是在百度上直接找的,可另一位市民徐先生上的是正規網站“去哪兒網”,竟然也被騙了!徐先生購買了一張從大慶到上海的機票,但忘記告訴對方發票郵寄的地址了,於是通過百度搜索“去哪兒網”的客服電話,然後打電話給“客服”。對方向他索要信用卡的卡號、身份證號、信用卡透支額度等相關信息,共透支1萬餘元。
原來,徐先生找到的“客服”根本就不是“去哪兒網”的客服,而是騙子在百度上發布的虛假網站。
見招拆招
賈曉亮:網購飛機票一定要上正規售票的網站購買。機票下完訂單後,會在“我的訂單”裡有所體現,手機通常也會立即收到訂單及出票信息。百度上搜索到的信息也不安全,一定要仔細甄別,不要輕易信任所謂“客服”的各類說辭,更不要向其透露銀行卡等個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