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產業項目三年攻堅 龍江經濟活力倍增
2013-12-11 09:06:4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車彥旭 譚迎春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12月11日訊 雖然已是冬日,但坐落在肇東的全省綠色食品產業大園區裡仍是一片繁忙景象。黑龍江潤澤薯業有限公司辦公區已經供暖,生產車間裡工人正忙著調試設備。“再有10多天我們就能試生產,淀粉、粉絲、粉條將同時生產,一些客戶和我們簽訂了購銷合同。”企業負責人李樹義興奮地說。同樣在大園區裡,今年8月建設的蒸汽壓片玉米加工項目,從開工到投產僅僅用了不到100天,再次刷新了產業項目的“肇東速度”。

  肇東只是我省產業項目建設的一個縮影。2011年,省委省政府審時度勢,按照科學發展,長遠謀劃的要求,做出了開展“產業項目建設年”活動的決定,我省產業項目建設開始了三年攻堅。

  盤點三年龍江產業發展,按市場配置資源,項目落地生根,現代化廠房拔地而起,具有競爭優勢的產業集群逐步顯現,人流、物流、資金流集聚而來。

  三年間,產業項目建設主攻方向不斷明確,十大重點產業發展思路更加清晰,引領了全省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在三年“十大產業”發展實踐中,從我省產業基礎和資源稟賦出發,產業發展思路不斷豐富完善。從十大重點產業內部分類細化到十五個重點產業,從十大產業共同發力到突出綠色食品第一大產業地位,同步培育壯大煤化石化、商貿物流、礦產經濟、林業、生物醫藥產業等支柱產業,加快提昇新材料、交通運輸裝備、新型農機裝備、新能源裝備、旅游、文化、信息、金融等產業的規模和層次,產業發展的定位選擇性更強。按照十大重點產業主攻方向,一批重大產業項目集中加快建設。大慶乙烯改擴建、中糧龍江玉米深加工、東北輕合金超大規模鋁合金板帶材等319個項目已建成投產,沃爾沃汽車大慶整車制造、伊春鹿鳴鉬礦等項目正在試生產,703所中小型燃氣輪機、華鶴3052化肥、萬達商業綜合體等項目正在建設,加速釋放了全省的優勢潛能,激發了市場活力。初步預計,2013年十大重點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將超過8500億元,超額完成目標。三年間,始終堅持科學發展,投資拉動和創新驅動,改造提昇“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鼓勵支持“民字號”,大力發展全產業鏈經濟,創造了龍江固定資產投資的新篇章。在國內外環境復雜多變、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形勢下,堅持把產業項目作為調結構、轉方式的重要抓手,產業項目建設逆勢發展。自2011年至今年10月底,開工建設500萬元以上產業項目1.4萬個,其中省重點產業項目1184個。全省產業項目完成投資突破萬億元,達到12112億元。產業項目投資佔固定資產投資比重逐年提高,從2011年的43.7%,到2012年達到50.8%,再到目前的53.3%。三年來,產業項目每年拉動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9個百分點左右,對投資增長貢獻率達到60%左右,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位於全國前列。產業項目建設與科技創新良性互動,鐵路重載貨車、核電大鍛件、主泵及主泵電機、高壓大功率調速裝置、燃氣輪機、機器人、藍寶石等一批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為科技助力經濟發展提供了源頭保障。

  2013年1~9月,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1%,高於規模以上工業5.9個百分點,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到10%。

  三年間,始終堅持把園區建設和招商引資作為產業項目建設的突破口和落腳點,為重大產業項目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橕。本著“布局合理、功能明確、用地節約、要素集聚”的原則,各地建設了一批專業化、特色化園區,作為產業發展的載體和招商引資的依托。截至目前,全省集中力量建設了21個省重點產業園區,實現了每個重點產業和市(地)至少有1~2個省重點產業園區。省重點產業園區累計開發面積302.8平方公裡,完成基礎設施投資565.3億元,億元以上產業項目完成投資1707.7億元。依托重點園區,加強與央企合作,深化省際合作,擴大對外合作。三年來,成功舉辦了央企簽約,科技成果招商,赴上海、廣東、浙江產業互助經貿交流,以及港澳活動周、哈洽會等一系列重大經貿活動。各地市也積極開展了“謀劃之冬”、“招商之冬”活動。沃爾沃、中國一拖、中鐵資源、江蘇雨潤、萬達、華南城等一批國際國內知名企業落戶我省。三年間,始終堅持全黨抓發展、重點抓經濟、突出抓產業、關鍵抓項目,全省上下凝神聚力抓項目促發展。全省建立並完善了省重點產業項目雙層推進機制,不斷優化發展環境,出臺了一系列支持產業發展和項目建設的政策,省政府先後開展了兩輪清理行政審批工作,取消和下放了省級行政審批項目101項,開通了網上政務中心,實現了“一站式”服務,建立了項目審批綠色通道,運行了企業服務直通車。在發揮市場配置資源決定性作用的基礎上,多措並舉促進科技資源、礦產資源、土地資源等各類發展要素向產業項目集中。省政府設立了省產業結構調整資金,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產業項目建設。完善省重點產業項目統計監測和考核體系,形成了全省上下圍著項目轉,一門心思抓發展、千方百計上項目的濃厚氛圍。

責任編輯:李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