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2月15日訊 12月初,銀裝素裹的黑河,真正感受到冬天的寒冷。但在市區益民二區16區的院內,老人、孩子在平整的小區廣場上跳舞、健身、蕩秋千……“我們小區是今年剛改造完的,一想到外面有這麼好的環境,這麼多的健身器材,我們在家都坐不住啦。”居民陳大爺高興地說。
“這個小區變化挺大吧?不過,它還只是四十分之一。”市房產局副局長趙千裡告訴記者,今年,為提昇城區住宅小區綜合品位,黑河市以改善群眾居住環境、提昇居民幸福指數為目標,積極實施城區住宅小區改造提昇工程,進一步完善40個住宅小區的美化、綠化、硬化及文體設施。
再次走進市區金合新村小區,記者不禁有些驚訝。回想上次來時,這裡還是雜草叢生,庭院無章。而如今,涼亭、坐椅、健身器材有序擺放,甚至連每個單元門前的垃圾箱都不失整潔和美觀。趙千裡介紹,為切實給居民營造出整潔、優美的小區環境,今年3月,市政府召開專題辦公會議,對小區改造提昇工作進行部署。改造工作主要包括樓房破損外牆面的維修,地面硬化、修整,維修改造花壇,對小區應綠化區域進行草皮覆蓋或栽花、植樹,安裝生活及休閑設施,完善小區安全設施,拆除小區院內私搭亂建、臨時違法設施等。
決策,從惠民利民著眼;實施,從細微之處入手。在實施改造提昇住宅小區工程中,黑河市堅持從細節入手,保障工程順利推進。年初,市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長為組長,相關部門為成員的住宅小區改造提昇工作領導小組,在市房產局下設辦公室,負責日常工作。市房產局有關負責同志帶領物業站工作人員,多次深入小區現場調查摸底,掌握小區具體情況。健身器材應有盡有,涼亭石墩配套擺放,綠樹鮮花相互映襯,藍天白雲下,人們生活在一個溫馨、舒適的小區環境裡……這個曾在效果圖上呈現的場景,如今變成了現實。在市區益民二區,72歲的蔡玉芝老人拉著記者的手,激動地說:“以前這裡破破爛爛的,下雨天根本沒法走,一步一腳泥,小孩子整天憋在家裡沒處玩兒。現在小區變得這麼好,我們太高興了。”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他們還專門聘請專業設計公司進行勘察設計,無論是維修破損的樓房外牆面、修整坑窪的地面,還是改造不規范的架空管線,每一項工作都傾注了工作人員大量心血。據介紹,在選擇健身器材上,市房產局負責人多次帶領工作人員進行考察,最終選擇了一些利用率高、安全性強的器材,安裝在改造的住宅小區。
“群眾滿意,就是我們工作的落腳點。”市房產局負責人介紹說,在城區住宅小區改造提昇工程實施過程中,市、區兩級政府及有關部門本著讓群眾滿意的原則,及時按照群眾的要求修改方案,添置項目,追加工程投資,在施工過程中嚴把質量關。 “我們最有話語權了,看看這長廊就是證明。”在市區益民一區,幾個老人指著小區庭院告訴記者:“剛開始,市房產局計劃給我們安裝健身器材,可我們年齡大了,沒法兒健身。一向他們反映,沒想到就給改成長廊了,大家都很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