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16日訊 12月11日這天,天氣異常寒冷。已經習慣了入冬以來溫暖天氣的市民們,顯得非常不適應。外出的人表情凝重,行色匆匆,連說話都怕浪費能量,寒冷的天氣似乎拉開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但是對陸女士來說,這一天非但不寒冷,反而極其溫暖。因為這一天,她遇到太多的好心人,收獲太多的感動,感受到太多的正能量。這些正能量來自環衛女工商海波、呂艷芳,還有很多說不上名字的好心人。
13日8時30分許,記者采訪到了陸女士、商海波和呂艷芳,跟她們一起,重溫了這件令人感動的事情。
陸女士激動地擁抱著商海波,被她的精神所打動。
大意丟包
11日6時30分許,家住讓胡路區希望小區的陸女士像往常一樣准備去上班。下樓後,陸女士順手將手包和文件夾放到了自己車旁邊的一輛藍色轎車車頂上,然後動手解開車衣,再疊好車衣放進後備箱,之後上車發動汽車,驅車離開。這一切似乎沒什麼不對勁兒。
可當她行駛到廣電大廈附近,想打個電話時,突然意識到手機沒了,准確地說,是包沒了!陸女士下意識地調轉車頭。
這時,她握著方向盤的手已經有些顫抖,因為手包裡不僅有現金5000元,還有身份證、銀行卡等。最重要的是,她前一晚幾乎通宵准備的工作資料都在文件夾和U盤裡,這對她來說非常重要。
眾人幫忙
回到小區後,陸女士趕忙到門衛和社區醫院詢問。保安、醫院的工作人員和病人得知陸女士的情況後,紛紛安慰她不要著急。保安幫忙詢問進出小區的人;醫生拿出手機幫她打電話;醫院的病人安慰她“肯定不能丟,別太著急”。但是打了幾通電話都無人接聽,陸女士越發著急了,出門打算繼續尋找。她剛離開社區醫院,一個病人馬上跟出來叮囑她:“多打幾次電話,再找社區民警問問。”
陸女士連聲應答,一股暖流在心裡流淌。剛出門,陸女士碰巧遇到社區民警小祁,小祁了解了陸女士丟包的事,一邊安慰她一邊幫她再打電話。陸女士嘆氣說:“再打也沒用,已經打了好幾通了,都沒人接。”話雖這麼說,小祁還是不斷地撥打陸女士的電話。
隨後,民警小祁帶陸女士回到分局調取監控錄像,一遍遍地排查,可還是沒有線索,此時已經是中午11時。陸女士神色黯然,打算放棄尋找。就在這時,民警的一句話幾乎讓她激動得跳了起來——“通了!通了!有人接電話了!”陸女士激動得說不出話來,眼裡蒙上一層水霧。

拾金不昧的商海波將包還給陸女士。
失而復得
“你好,我是希望小區的環衛工人,我撿到了你的包,等了你3個小時了,趕快來取吧。”聽到電話那頭的聲音,陸女士懸著的心終於落地。回到希望小區,她一眼看到物業門口站著兩個人,在寒風中不停地跺腳,手裡拿著的正是她的包和文件夾。
這兩人正是商海波和呂艷芳。在接到包的一瞬間,陸女士緊緊握住了商海波的手:“謝謝你,大姐,這世界好人真多。”商海波和呂艷芳咧嘴一笑:“沒啥,都是應該做的。”
原來,商海波在掃雪的時候發現了陸女士放在藍色轎車上的包和文件夾,等了很久不見失主回來,就跟班長呂艷芳一起把包鎖到抽屜裡,在外面等待失主,這一等就是3個小時。由於陸女士的手機設成靜音,所以幾次打電話,商海波她們都沒有發現,後來看到有電話進來時,因為“沒用過智能手機,不會接”,接了幾次纔接起來。
錦旗答謝
陸女士想給商海波和呂艷芳幾百元錢作為答謝,但被兩人拒絕了。無奈之下,陸女士做了一面錦旗送到她們的單位——礦區服務事業部物業管理一公司樂園物業分公司,該公司領導表示好人好事應大力鼓勵。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商海波和呂艷芳都是農村來大慶的務工人員,一個月的工資只有1000多元,但面對錢包裡5000元的現金,她們沒有產生據為己有的念頭。
“我們對別人好,別人也會對我們好,我們隊每個人都做過好事,精神上的滿足不是金錢能衡量的。”商海波說。
對於此事,陸女士的激動、幸福、感恩溢於言表:“謝謝每一位幫我找包的人,知名的和不知名的。我覺得作為大慶市民,真的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