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2月18日訊 今冬佳木斯連降兩場大雪,雪量之大、持續時間之長,近年罕見,特別是11月24日夜間開始至11月26日,累計降雪量分別為33.8毫米和28.7毫米,日降雪量達到歷史最大值。大雪讓整座城市面臨著巨大考驗。
大型機械發揮巨大作用。
大型清雪機顯神威
大考面前,佳木斯全市合力應對大雪。以雪為令,快速反應,機械清雪,邊下邊清,確保暢通。面對兩場大雪,佳木斯經受住了考驗,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領導下,多部門共同行動,保障了城市的正常生產生活秩序,交上了一份讓百姓滿意的答卷。
“以雪為令、即時除雪”,“嚴格標准、強化監管”,“門前三包”為原則,清運冰雪責任落實到人,成立相應機構,制定各單位清雪方案、應急預案,建立各層面負責人信息網絡……
佳木斯市東風區積極組織清運冰雪,以確保居民交通和出行的順暢,區環衛辦副主任劉佔佳巡查、蹲守、協調,從不言苦叫累,每天深夜一、二點纔能回辦公室稍稍休息一會兒;郊區籌資440多萬元購置了裝載機、豪沃清雪機、撒布機和套滾刷車等相關設備,還專門到山東濰坊采購了環保型融雪劑;前進區組織清雪人員分成五組日夜戰斗在一線;向陽區在加大對路面清雪力度的同時,按照清雪指揮部的要求和標准,所有工作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區。

雪地裡的孩子。
為了解決清雪難題,今年該市共采購價值1700餘萬元的清雪機械,截至目前,這個市共有大型清雪機械311臺套。兩場大雪,大型清雪機械發揮了關鍵作用。
那些讓人感動的事兒
今年的大雪,讓環衛工人成為了大家關注的焦點。
關愛環衛工人,讓他們切實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愛,11月21日,佳木斯市委作出了要給予環衛工人更多關懷,要為環衛工人解決取暖、休息用房的決定。

佳木斯海事局為環衛工人開設的溫暖驛站。
佳木斯市機關中心2號、3號樓大廳11月21日開始對環衛工人開放;向陽區選擇臨街位置設立臨時休息場所15處,統一配置水壺、水杯、取暖設施及休息座椅;前進區根據轄區街路情況,設立了55處環衛工人休息、取暖和開水供應處;東風區第一批6個固定休息點已經確立……
對普通勞動者應有的關心和充分的尊重,市委的決策讓我們看到了一座城市對環衛工人實實在在的溫暖與關懷。
“天冷了,我們最想和環衛工人說的一句話就是,‘辛苦了,請進來喝口熱水吧’。的確,有很多環衛工人不好意思進來,但我們是真心實意地歡迎他們。歇歇腳、喝點水。”養護中心主任張秀梅一臉的真誠。
除了安排休息的場所,從11月20日開始,清雪期間佳木斯郊區政府安排了3臺客車,到各路段接運環衛工人到食堂按照機關乾部標准安排就餐。
“記者同志,你不知道,現在我們可真挺幸福。中午一到點兒就有專車把我們接到食堂,四個菜一個湯,管夠吃。吃完了把碗筷一放,就可以離開了,連碗也不用洗。”在政府3號樓大廳休息的環衛工人郝秋蓮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除了環衛工人、機關乾部、企業工人外,在今年清雪的人群中,還有著一群與眾不同的人,他們是來自於社會的志願者,他們的奉獻同樣讓人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