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8日訊 2013年國慶期間,剛剛退休的齊齊哈爾市民王育林去了趟上海,看望在那裡工作的女兒。這一次的出行,讓王育林深切感受到了齊市公路、鐵路和民航系統日新月異的變化。用老王的話說:這趟出行,倍兒爽!
“我拎著個拉杆兒箱,沒求朋友沒打車,自己花了一塊錢坐公交車就到了飛機場。”說起新上線不久的新能源機場專線公交車,王育林伸出了大拇指。
王育林的家住在高等師專附近,去機場曾經是他最頭痛的事。“頭些年,去機場都是求著朋友送,或者自己打車,太麻煩了!”老王說,一聽說去機場,出租司機都不願意開計價器,漫天要價,愛去不去。去年4月18日,齊齊哈爾市第一條火車站至飛機場的新能源公交示范線路比計劃提前70天開通。這件事讓老王欣喜不已。
“好家伙,全程十幾公裡纔一塊錢,太便宜了。早上6時就發第一趟車,晚上7時纔收車,真是一條便民線路啊!”老王表示,隨著鶴城百姓環保意識的逐漸增強,節能減排的大公交車一定會成為城市的新亮點。而我市的首條新能源公交示范線路,在鶴城公交發展史上將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航站樓新裝修漂亮
“說實在的,剛一進機場我有點傻眼。又寬敞又漂亮,秩序井然,過去亂糟糟的樣子一點也沒有了。”煥然一新的齊齊哈爾機場,給王育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說起以前的機場,老王用“有點兒慘”來形容。設備陳舊、老化,候機區冬天還特別冷。機場原來只有2 個值機櫃臺,共用一部電子磅秤,不能滿足使用需求。行李傳送帶、行李轉盤也已嚴重老化。現在,新增了4臺值機櫃臺和4臺電子磅秤,行李傳送帶也全部更換。門窗,用的是鋁合金保溫節能材質。衛生間一改過去髒亂差的環境,瓷磚潔具全部更換,環境清新整潔。最讓老王高興的是,新增的登機橋。原來旅客在二樓候機,登機時須經步行梯下到一樓,再步行登機,對於隨身攜帶行李的旅客來說非常不便。新的登機橋,免除了旅客登機不便的煩惱。
“室溫比以前暖和了。”老王說,原來的機場冬季室溫只有不到15℃,座椅還是塑料的,冷得人直哆嗦。現在好了,座椅都換成了金屬的,椅子上還有軟墊。暖氣也改了,候機廳角落還安裝了冷暖型分體空調。“這樣的機場,誰看誰不喜歡?”
高站臺上下車方便
“早就聽說火車站在進行站臺改造,不知道啥樣,這回我可是感受到了。”概括起來就倆字:方便!
每次乘坐火車回家,都有親屬進站接王育林。原因很簡單,老王腿上有傷,行動不便。自從取消了站臺票後,老王一度有些發愁,擔心高高的列車臺階和凸凹不平的路面讓他的腿吃不消。沒想到,他的擔心成了多餘。
“上午8點多鍾,1343次列車停在了二站臺。我拎著拉杆兒箱走到門口一看,樂壞了,車廂門和地面對接一齊,不用再踩高高的臺階了。”老王說,以前下火車,都是列車員幫忙接過行李,再把他扶下車。即使這樣,腳落到地面的衝擊力還是讓他疼得夠嗆。“現在,我再也不用擔心腿疼了。”老王說,原來的站臺夏天漏雨,冬天結冰,周圍兩排柱子阻擋視線。“真不一樣了,地面不再坑坑窪窪,頂棚也不漏了,我的拉杆兒箱拖在地上,像在溜冰場似的。站臺上沒那麼多柱子,視野也開闊了。聽說這是方便救護車開進來的,真是太人性化了!”
2013年,讓老王感受到了不一樣的鶴城交通新環境。拿老王自己的話說:“啥是幸福?要看得見摸得著,接地氣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