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幫殘疾人就業政府發『獎金』 大慶首批補貼資金本月到賬
2014-01-10 13:54:39 來源:大慶網  作者:楊洋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10日訊 幫助殘疾人,輸血不如造血。唯有讓殘疾人真正學到本事,找到謀生的飯碗,纔能從根本上改善殘疾人的生活現狀。

  2013年,大慶市制定了《大慶市殘疾人創業就業基地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目的就是鼓勵企業吸納殘疾人就業,支持殘疾人自主創業。

  這個《方案》並非僅停留在紙面上,而是有實實在在的資金保證。1月8日,記者在市殘聯獲悉,首批創業就業基地已經產生,政府首批補貼資金這個月就能到賬。

  目標:三年計劃建百餘個基地

  建立創業就業基地,安置殘疾人就業、扶持殘疾人自主創業,是解決殘疾人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的有效措施之一,也是2013年大慶市百項民生工程之一。

  據市殘聯就業服務站站長侯本新介紹,“十二五”期間,大慶市將建立殘疾人就業創業基地百餘個,但主要建設期在2013年、2014年和2015年這三年,剩下兩年進行跟蹤驗收、問效評估。

  通過這種方式,大慶市將安置500名有就業願望和能力的殘疾人就業,輻射帶動450戶貧困殘疾人家庭脫貧。

  標准:市級基地至少安排12個殘疾人

  對於基地的選擇,是有嚴格限定的。

  侯本新說,創業就業基地主要是依托本轄區內現有或新建的產業項目,而且要在資金規模和自我發展上有一定能力,關鍵是要有為殘疾人提供就業崗位、技術培訓、信息諮詢、生產服務等方面的能力。

  根據安排殘疾人就業數量確定級別。市級基地需安置不少於12名的殘疾人就業,或輻射帶動10戶以上殘疾人家庭脫困;縣、區級基地安置殘疾人就業人數不少於5人,或輻射帶動4戶以上殘疾人家庭脫困;社區級創業就業點,可以是殘疾人本人自主經營或安置不少於2名殘疾人就業,或輻射帶動1戶以上的個體工商戶、農村合作社殘疾人家庭脫困。

  要求:基地要與殘疾人簽合同並繳保險

  為了防止有的企業或個人套取政府補貼,大慶市還對基地建設提出了系列要求,保證專項資金分分都花到刀刃上,真正解決殘疾人就業問題。

  侯本新說,企業型基地要與殘疾人簽訂三年以上有法律效力的勞動用工合同,並為其繳納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而且給殘疾人發放的工資不能低於當地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標准。

  農村從業開發型基地要與在基地從業的殘疾人簽訂三年以上生產資料供應、技術服務、產品收購、土地使用等方面的協議或合同,在基地從業的殘疾人每戶平均收入不能低於當地農民人均收入水平。

  社區級創業就業點要有合法的經營場地、資質或承包合同並且要有合法的經營證照。

  補貼:政府補貼資金從幾千元到二十萬元

  政府支持殘疾人就業創業基地是有實實在在物質保障的。

  據了解,凡經過驗收符合條件的創業就業基地,都將按照級別給予補貼。

  大慶市級創業就業基地補貼20萬元,但並不是一次性支付,分三年按照4:3:3比例分期支付;縣、區級創業就業基地補貼12萬元,三年內分期每年支付4萬元;市區內社區級創業就業點,市財政補貼2000元,各區根據本區實際補貼3000元—8000元,這些錢是一次性發放的。

  篩選:首批創業就業基地名單出爐

  2013年,僅幾個月的時間,大慶市就建立了一批創業就業基地,經過嚴格審核,最終確定2個市級基地、7個縣級基地、9個區級基地、107個創業就業點。

  侯本新表示,目前他們正在組織補貼資金發放工作,錢本月就會到賬。

  申報:符合條件企業或個人仍可繼續申報

  今年,大慶市將繼續推動殘疾人創業就業基地建設。符合條件的企業或自主創業的殘疾人都可向所在區域的縣區殘聯進行申報,需要提供的材料為:殘疾人創業就業基地(點)申請、營業證照、法人資質、工資報表(收入證明)、用工合同(協議)和保險等相關材料。

  諮詢電話:8999296

責任編輯:張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