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黑龍江綠色食品匯聚京城 首都市民『趕大集』搶年貨
2014-01-10 16:13:45 來源:東北網  作者:印蕾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北京1月10日訊 (記者 印蕾) 新春將至,年味漸濃。9日,黑龍江綠色食品2014(北京)年貨大集在全國農業展覽館熱鬧開場。上千種龍江綠色食品精品薈萃,將“優質綠色大廚房”的理念詮釋得豐富多彩;質優、價優、實惠、接地氣的產品更是受到了京城消費者青睞。

產品散裝稱重,沒有過度包裝,受到消費者歡迎。東北網記者 印蕾 攝

  年貨大集聚人氣

  全國農業展覽館3號館是本屆年貨大集的會場,喜慶的紅燈籠,大紅喜字,讓人感受到十足的年味。大米、雜糧、玉米、大豆,粘豆包、酸菜、木耳、蘑菇、藍莓……琳琅滿目的產自黑土地的綠色精品,又將北大倉豐收的喜悅與首都市民分享。每天一開館,前來“趕集”的北京市民就絡繹不絕,不少企業的展位被消費者層層圍住。

  見到北京市民張阿姨時,她正在選購食用油,“黑龍江的年貨大集我年年都來,黑龍江的產品質量好,口碑好,吃著放心”,張阿姨告訴記者。采訪中,記者還遇到了大批像張阿姨這樣的“回頭客”,隨身攜帶購物袋、購物車,准備把更多的年貨帶回家。


  好產品接地氣

  記者從省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獲悉,本屆年貨大集參展企業達到了160多家,參展產品包括糧、油、乳、肉和山特產品等12大類、2000多個,分別比上屆增長6.6%、20%和21.7%。除了產品種類更加豐富,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本屆年貨大集更加突出的一個特點是產品接地氣,質優價優,特別適合普通消費者。

散裝稱重的山貨。東北網記者 印蕾 攝

  與農交會、哈洽會等各種展會出現的展品不同,年貨大集基本見不到動輒上千元的禮盒,上百元一斤的大米。告別“高大上”,散裝稱重,簡易包裝的產品更加適合百姓消費。

  久居北京的消費者馬大爺也是年貨大集的“老主顧”,馬大爺告訴記者,“去年的產品禮盒比較多,今年的東西更實在,適合老百姓消費。像這大米,直接裝袋兒就行了,先裝鐵盒,再放禮盒,層層包裝,價格不便宜,買了不實惠。”

  省農委主任王忠林告訴記者,作為全國惟一的糧食總產和商品量雙第一的農業大省,今年是第二次進京搞年貨大集,集中銷售當年產的綠色有機無公害優質農產品。這次年貨大集特別注重突出滿足不同消費群體尤其是普通老百姓的消費需求,參展產品更加注重產品質量和價格實惠,給北京市民送去健康美味安全實惠的年貨。


  優質安全揚名氣

  已經連續舉辦兩屆的年貨大集受到消費者青睞,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便是龍江綠色食品的優質、安全。以大米為例,采訪中,很多市民表示,平時他們會選擇在農貿市場上購買大米,究竟買到的是不是黑龍江大米,自己心裡也沒底。而在政府舉辦的年貨大集買東西,產品質量有保障,買回的大米肯定是正宗的黑龍江大米。

消費者購買踴躍。東北網記者 印蕾 攝

  本屆年貨大集也是設置了嚴格的准入條件:沒有經過認證的產品,嚴禁進入。參加展銷的2000多個產品均是獲得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和無公害農產品質量認證的黑龍江優質產品。

  記者從省綠色食品發展中心了解到,發展綠色食品產業、打造全國最安全的食品生產加工基地,保障“國民舌尖上的安全”,加快“安全可靠大糧倉”向“優質綠色大廚房”轉變,也是我省綠色食品產業未來發展的戰略重點。我省提出,力爭到2015年,綠色(有機)食品作物認證面積達到8000萬畝,實物總量4100萬噸,實現產值1550億元,有效使用“三品”標志個數保持在10000個以上。屆時,將有更多的安全優質黑龍江綠色食品直達百姓餐桌。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楊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