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政協委員呼吁:小區地下停車位應嘗試改售變租
2014-01-12 09:43:17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李玉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大量閑置的地下停車位(資料片)

  東北網1月12日訊 隨著城市機動車保有量的提高,小區居民停車難問題凸顯。哈市一些小區裡及街路兩旁車滿為患的現象比比皆是,然而小區內地下停車位停車的數量卻鮮有飽和。針對此種現象,政協委員蔡清海呼吁,為有效緩解小區居民停車難問題,一些小區的地下停車場可以嘗試把沒有售出的停車位進行出租,合理收費。

  百姓呼聲:

  希望能解決小區停車難

  市民張先生是一位公務員,他住在松北區一個新建的高檔社區裡,買房的時候花20多萬買了一個停車位。但後來考慮到妻子到市區上班太遠,就又添置了一臺轎車,這樣一來,購買的車位就不夠用了。沒辦法,張先生只能天天把車停在小區大門外的馬路邊上。入冬後,張先生找到物業,希望能以業主的身份在地下停車場裡以便宜的價格租一個車位,張先生的提議被有關部門拒絕了,說小區裡的車位只賣不租。

  無獨有偶,王女士畢業後留在哈市工作,她的朋友把自己在道裡區的房子借給她居住,這個小區的環境等都讓王女士很滿意,但有一件事卻很令她困擾,因為她的朋友沒有購買停車位,王女士只能把她的愛車停在馬路邊上。有一次,不知道哪個淘氣的孩子還在她的寶馬車上用釘子劃上了“好車”兩個字,氣得王女士直哭。她找到小區停車場收費人員,希望花錢租個車位,但停車場收費人員告訴她,車位只賣不租。想不通的王女士為此還和收費員吵了起來。

  記者了解到,現在很多小新建小區的停車位只賣不租,一些業主私下轉租收費都很高,且大多是按年收費。一個車位從十幾萬元到幾十萬元不等,很多居民為了省下這筆錢,都將車停在小區門外道路兩側。而在部分小區,合法停車位數量極其有限,根本無法滿足居民需求。在采訪中有不少車主都表示,希望有關部門能夠真正正視這個問題,盡可能先幫助居民解決小區車位不足的問題。

  記者調查:

  多數小區車位只賣不租

  10日10時許,記者來到群力第五大道,這條街路的兩旁停滿了車,有的車輛甚至進行了雙排停車。在緊挨著的第六大道上也停滿了車。記者采訪了一位剛停好車的私家車主,他說他就住在對面的小區裡,因為小區是封閉小區,無法將車輛開進去,就只能將車停在馬路邊上。記者問他為什麼不在小區裡買地下車位,該車主說,小區一個車位近30萬元,有點貴就沒買。他和很多鄰居一樣,平時進出就將車停在路旁。

  記者隨後來到位於第五大道附近的一個高檔小區的地下停車場,發現這個地下停車場很大,但裡面停的車並不是很多。記者從收費員那裡了解到,這個停車場一個車位20至30萬元不等,只賣不租。

  18時許,記者來到位於南崗區電表廠附近的一個高檔小區,小區大門兩側的路邊也停滿了機動車。記者駕車來到地下停車場,問收費員停車位是否出租,收費員表示這是不可能的事。記者隨後以買車位為由進入這個停車場發現,雖然到了下班時間,在地下停車場停車的並不是很多,偌大的停車場裡顯得很空蕩。

  記者隨後調查了10多家小區地下停車場,從收費員那裡了解到,地下停車位並沒有全部售出,車位空置率超過20%,但這些停車位按照規定只能出售,並不允許出租。

  委員建議:

  地下停車位應合理出租收費

  哈市政協委員蔡清海經過調查發現,目前哈爾濱市機動車保有量已近110萬輛,並以日均300輛的速度增長。車多了,對小區車輛停車位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因此,近年來已建成或在建的小區都有配套的地下停車位,但已建成的小區地下停車位的利用率非常低,很多小區的地下停車位大量閑置,而小區周邊的道路兩旁停滿了私家車。

  他認為如果解決這一頑疾,必須要由政府的相關部門,如住房建設、物價等部門,對小區地下停車位的價格進行指導,制定出合理又可接受的指導價格,防止天價停車位的產生。

  同時,他也希望改變地下停車位“只賣不租”的境況。積極引導地下車庫所有者按照規定的價格出租地下停車位。他在調研中了解到,這在其他省市已經有成功的先例,比如:《山東省物業管理條例》於2009年5月1日正式實施,物業管理條例明確規定車庫應當優先滿足業主、物業使用人停車需要。業主、物業使用人要求承租車庫的,建設單位不得以只售不租為由拒絕,車庫租賃費的標准按照有關部門發布的指導價格確定。所以說,只要政府出面調解,出臺相關的管理條例,在哈爾濱市實行地下停車位出租的做法應該是可行的。

  專家說法:

  整合多種社會資源解決停車難

  針對小區地下停車場只賣不租的現象,黑龍江省社科院研究員董鴻揚希望房地產、工商、物價等部門聯合起來出臺相關條例改變這一局面,從社會交通人人摻與管理的角度出發,制定市民能接受的合理價格和規范,把閑置的停車位優先租給小區車主,達到車位開發部門和車主雙贏的局面,做到有效緩解小區停車難問題。

  董鴻揚認為,解決停車難問題,除了想方設法增加城市停車位外,要多條腿走路,比如向立體空間要車位,同時還應在科學配置停車資源上下功夫、動腦筋。再比如,要求學校在節假日期間向社會開放操場、停車場以緩解節假日停車位緊張問題;規定單位或者機關夜間為市民提供夜間泊車服務;倡導有停車位的小區、醫院等部門向市民開放停車位;同時對於車流量較小的偏僻道路可以增設夜間停車位供市民夜間停車等等。 

 

 

 

 

責任編輯:關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