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候車室、站前攤位騙子處處設『套』 回家路上小心五大陷阱
2014-01-15 08:33:31 來源:大慶網  作者:邵雪 賈新宇 尤陽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15日訊 2014年的春運已經開始。春節將至,無論是坐火車、汽車還是自駕,大家即將踏上返程歸鄉路。每逢此時,各路騙子五花八門騙術也開始上演,給市民的出行帶來了極大的危害。他們騙車票、騙手機甚至騙血汗年薪。本網將在這裡為廣大市民解讀一些新老騙術,讓大家能識破騙局,安安全全回家,開開心心過年。

  懷抱嬰兒眼盯包

  喇嘛甸公安分局社區警務一隊副隊長李峰告訴記者,隨著市民安全意識和防騙意識的提高,一些騙子逐漸沒了“出路”。於是,他們開始挖空心思博得受害人的信任,嗷嗷待哺的嬰兒也會成為他們騙人的工具。

  在火車站的候車室內,常常有些懷抱嬰兒的婦女。她們會找到一些獨自出行又沒有把行李放在身上的旅客。這些婦女會抱著個哭鬧的嬰兒和旅客搭訕,請求旅客幫她照看一下孩子,她要去買車票或者上廁所。無論這名旅客是否答應幫她照顧孩子,此時旅客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哭泣的嬰兒和婦女身上,並不會注意到身邊的行李。這時,這名婦女的同伙就會伺機把旅客的行李偷走。

  民警支招

  獨自出門的旅客一定要看管好自己的行李,貴重物品和證件票據最好放在背包內隨身攜帶,其他行李要時刻確認在自己的視線范圍之內。如遇陌生人搭訕,更要提高警惕。

  “預留票”原來是假的

  春運期間一票難求,很多旅客有過在購票大廳徹夜排隊買票的經歷。一些不法分子往往是看准了這一契機,打起了這些急於返鄉過年的旅客的主意。

  這些騙子往往會在購票大廳和代購點前排起的長隊旁邊穿梭,低聲告訴這些排隊買票的旅客,他可以弄到一些熱門車次的“內部票”、“預留票”。如果有旅客相信,騙子就會帶著旅客來到站點附近的民房門外。在詢問了旅客的身份證號後,從民房內拿出一張剛剛打印好的印有旅客身份證號的車票。除了票面的價格外,一張再收取幾十到幾百元不等的“手續費”。這些車票從外觀上看起來和真的火車票沒有什麼差別,但在過火車站的檢票口時,往往就會“現了形”。

  民警支招

  旅客務必要到火車站的售票窗口或正規代辦點購買車票,不要從陌生人手上購買車票,更不要輕信陌生人“有關系”能買到自己需要的車票之類的說法,以防有的不法分子利用旅客乘車心切的心理制作假票出售給旅客,或以幫助購買車票的名義騙取票款或其他財物。

   “學生”買票錢總少

  假扮成學生乞求資助,這類騙術近兩年在我市的火車站內出現得非常頻繁,公安部門接到的舉報次數也很多。

  李副隊長告訴記者,這類行騙者會裝作放假回家的大學生,背著大書包,手裡還拎著沈重的行李。裝得像的,還在包裹上印上××院校的名字。通過這些偽裝,讓旅客們放松警惕。

  “叔叔,求求你了,我是××大學的學生,買票錢不夠了,就差10塊錢,幫幫忙吧。”行騙者會如此向旅客們求助。

  很多人見此情況會幫忙,豈不知,已經掉進了騙子的陷阱。

  李副隊長說,曾經有一個旅客報案稱,一個大學生模樣的孩子差10塊錢買不上票,求他幫忙,他一可憐就給了。孰料,那個“大學生”並沒有拿著錢去買票,而是跑到樓上繼續要錢。他跟蹤發現,很多人給了那個“大學生”錢,不到半個小時,就有10餘人被騙。

  民警支招

  這類騙子借用學生之名,可以輕易博得他人同情。但是再裝,他也有弱點。旅客們可以直接對他說,帶他去窗口買票,差多少錢給補上,看看他接下來會怎麼做。

  以次充好秤上找

  回家過年的旅客在上車前,大都會到車站附近的小超市買些水果、零食帶到車上。有些黑心的商家就借此機會賺起了昧心錢。

  有的商家以次充好,有的出售過期的食品,有的則在秤上玩起了“貓膩”。大部分旅客是買完了食物就直接上車,發現有問題也沒有時間再去尋找賣家或投訴。如有的旅客在超市買水果時,挑選時看著明明很新鮮,誰知上車後,打開塑料袋一看,竟都是爛的。去找吧,火車要開了;不找吧,想想都憋氣。

  其實,這些黑心商家早已將裝好的爛水果放在櫃臺後面,當給旅客裝水果時,趁對方不注意,偷偷掉包。

  民警支招

  出門或返鄉切莫急字當頭,特別是在買東西的時候,要仔細查看貨品的質量以及包裝上的生產日期。如有時間,應該盡量選擇提前在大型超市購買水果和零食,以免忙中出錯。

  找零遭遇“鬼點鈔”

  去年8月,記者就曾暗訪過火車站前的一家超市,將騙子“鬼點鈔”的全過程拍了下來。

  當天上午,記者來到了火車站前一家超市內,在貨架上挑選了兩瓶飲料和幾袋零食,總計28元錢。記者手裡拿了一沓現金,有正好的28元零錢和幾張100元的。店主以要參加婚禮為借口,拒絕了記者正好的零錢,而要去了150元的現金。收下100元後,店主拿出了一沓零錢,放在桌面上開始數了起來。記者親眼所見,在桌面上數的時候正好是122元。清點好後,店主從桌面上把這一沓零錢拿給了記者。記者走出店門後又對這些零錢進行了清點,發現已經變成了72元,整整少了50元。

  當天下午,另一位記者再次來到了店內。記者在挑選了幾樣商品後,在付錢時將兜內的現金全部拿了出來。店主故技重施,要去了記者的200元大額現金提出要換點整錢。記者在拿回換的零錢後開始清點,發現零錢已經少了一部分。店主又將錢要回開始再次清點,如此反復了兩次後,記者發現店主的另一只手裡攥著幾張零錢便詢問店主:“這不是我的錢嗎?”店主支吾道:“把你的錢還你,我不換了。”

  最終,這名超市經營者被警方抓獲。

  民警支招

  “鬼點鈔”聽起來好像很玄,其實就是個騙子迷惑人的小把戲,到手的錢一定要仔細再數一遍。發現被騙不要與騙子爭吵,遇到糾紛,立即報警。

責任編輯:關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