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6日訊 15日早晨6時多,家住東棵街的楊老太出門掃雪,撿到一棄嬰。14時多,化工派出所民警兵分三組為棄嬰忙了一天後,終於找到棄嬰的舅舅。

女嬰媽媽接回女嬰。

民警給女嬰喂奶。

女嬰媽媽接回女嬰。
煤棚上發現棄嬰
15日早晨6時半左右,在東棵街住平房的楊老太見屋外又下了層新雪,便出門掃雪,突聽有細微動靜,楊老太抬頭看見對面56號與窗臺一齊的矮煤棚上有個小包袱,聲音就是從小包袱裡發出的。楊老太叫來一個鄰居一同上前查看,發現包袱裡竟是個活著的小嬰兒。楊老太忙把孩子抱回屋,打開包袱見是個女嬰,臍帶還沒掉,楊老太和鄰居忙撥打110報警。
6時40分,接警的化工派出所民警趕到楊老太家,在棄嬰單薄的小被子裡發現一個哈爾濱市第七醫院的床單,根據棄嬰的精神狀態,民警斷定在楊老太發現前,棄嬰剛剛被扔掉十幾分鍾。
民警當奶爸奶媽
棄嬰被抱回派出所,從所長、教導員到民警十幾個人分成三組,一組到七院找線索;二組在東棵街上走訪;三組為棄嬰采購奶粉、棉被、毛巾被、尿不濕,負責照料。
8時10分,民警在第七醫院獲得線索:12日凌晨2時多,一自稱叫“張靈”、1969年出生的女人來到醫院生產。當時張靈在登記了姓名、年齡、出生日期後,跟醫生說自己沒結婚,沒有家人,身上只有700元錢。見張靈就要生了,醫院產科開通綠色通道,將張靈接收住院,並為其接產。可15日清晨護士查房時卻發現張靈和她所生的女嬰都不見了。醫院查看監控發現張靈抱著孩子從監控的盲區消失,醫院正要報警時,派出所民警來了。派出所和醫院核實後證實,楊老太撿到的棄嬰正是張靈所生的那個女嬰。張靈還欠著住院費1000多元。
女嬰媽媽找到了
9時50分,民警根據醫院掌握的線索進行比對,發現張靈為假名,而年齡和出生日期卻是真的,民警根據這一線索繼續查找,發現她是哈市常住人口,但撥打其人口信息登記的電話卻不通,而留給醫院的電話也是假的。民警擴大信息源,中午時聯系上了棄嬰的舅舅。
14時多,棄嬰舅舅從雙城趕到化工派出所,他說,姐姐(棄嬰母親)確實未婚,沒工作,生活在哈爾濱,但因平時很少聯系,姐姐的具體情況他也不清楚,一時無法聯系上姐姐。
16時許,經過民警調查和尋找,在道外區一賓館找到丟棄女嬰的張某。據辦案民警丁鐵軍介紹,張某在懷孕四五個月纔知道懷孩子了,因為太大了,沒有辦法引產,也不知道孩子父親是誰。她在生孩子第4天凌晨將孩子從醫院抱出,來到道外區東棵街一民宅前將嬰兒放在煤棚上。19時許,經過民警的批評教育,張某承認錯誤並接過孩子,表示不再遺棄親生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