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黑龍江省社科院發布藍皮書 我省10名職工養7名退休人員
2014-01-16 08:46:06 來源:生活報  作者:王偉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生活報1月16日訊 黑龍江省社科院近日發布的《黑龍江藍皮書2014》中稱,黑龍江養老負擔最重,我省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負擔系數全國倒數第一,工業成本補償不足,這也是我省社會發展凸顯出的瓶頸之一。

  “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負擔系數”等指標是用來衡量養老保障發展的可持續性。《黑龍江藍皮書2014》中稱,根據去年11月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社會保障中心發布的《中國社會保障發展指數報告2012》顯示,黑龍江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負擔系數全國倒數第一,“全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負擔系數為0.3165,而黑龍江省為0.6324,這意味著全國大約10名在職人員供養3名退休人員,而黑龍江約10名在職人員供養6名退休人員”。

  《黑龍江藍皮書·黑龍江社會發展報告》副主編、省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王愛麗說:“根據我省最新的數據測算,到2013年底我省養老負擔系數將會接近0.7,這意味著黑龍江約10名在職人員要供養7名退休人員。”王愛麗在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的配合下,根據提供的最新數字測算得出了最新數據。

  王愛麗認為國企離退休人員比重大、歷史包袱沈重,而國家給予工業化成本的補償不足是造成這一結果的主要原因。根據《中國社會保障發展指數報告2012》顯示,城鎮職工養老保障負擔系數超過0.5的省份有黑龍江、吉林、重慶。“這三個省份都是老工業基地所在地。”王愛麗說,“在東北三省中,我省當年國有企業職工佔比高,現在離退休比重也最高達到40%,而全國僅為24%,吉林、遼寧兩省的比例分別為37%和32%。這意味著我省領養老金的人群比重明顯高於全國平均水平,但是國家給予工業化成本的補償不足。還有大量為解決計劃用工不足和保障開發人員生活問題所招用的集體工、五七工、家屬工,納入養老保障體系後又增加了這一比重。”

  近年我省青壯年勞動力外流嚴重,以及遠低於全國平均水平的就業率,意味著我省繳費的在職職工人數大幅減少。在養老負擔最輕的廣東省,大約10名在職人員供養1名退休人員。“因為向廣東遷移青壯年勞動力較多,因此繳費人也多。”王愛麗說。另外,我省經濟發展相對滯後,企業個人繳費能力弱、職工工資水平低。“企業和職工同樣執行國家的繳費標准,但由於工資水平相對較低,因此繳費總額也相對較少,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收入總額也低於其他省份。”

責任編輯:李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