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6日訊 臨近春節,忙碌1年的人們忙著購物、返鄉,這時往往會多揣些現金。不過,冬季市民穿著較厚,反應不靈敏,在公交車上、站牌處等人多的地方,就要多留心了,別讓扒手鑽了空子。
女子乘車挎包“破肚”
1月6日上午,大慶市民李女士在東風新村一區上了公交車,准備到香榭麗站下車。誰知,在這短短的一段路途中,她的挎包竟被人劃開,錢包被盜走。
李女士說,她平時不帶那麼多錢出門,當天10時許,因為要給親人匯錢,就往錢包裡放了2000多元現金和一張銀行卡。
因為天冷路滑,銀行離她家有好幾站地,李女士出門後上了一輛公交車。當時,車內有很多乘客,李女士就把包挎到胳膊上,站在車門旁邊。一路上,她並未發現異常。當公交車行駛到中央商城附近時,一名男子告訴她,說她的手套掉在地上了。
李女士很納悶,手套一直放
在挎包裡,怎麼會掉出來呢?她低頭一看,還真是自己的手套。
李女士心中一驚,趕忙檢查挎包,發現錢包不見了,挎包的底部被劃開一條口子。
小偷帶刀片伺機下手
李女士下車後,來到薩爾圖公安分局報案。
薩爾圖公安分局民警詳細了解案情後表示,李女士遇到了“刀片黨”。這類小偷上車後,會觀察車內每位乘客,注意乘客錢包或手機擺放的位置,趁乘客不注意時,用刀片割開衣袋或包竊走錢物。因為冬季市民穿的衣服比較厚,身體感覺不靈敏,更給了小偷可乘之機。
民警說,除了“刀片黨”在公交車上盜竊外,還常常有“擠車門”扒竊。很多乘客一起上車時,小偷故意制造混亂渾水摸魚。因此,市民要排隊上車,投幣或刷卡時,要拿好手機等貴重物品。另外,“障眼法”也是小偷的常用手段。在人多的車廂內,很多小偷拿著報紙、塑料袋或背一個大包,為扒竊打掩護。
民警提醒:
“手機控”乘車尤其要當心
對此,薩爾圖公安分局民警提醒,有些市民可以說是“手機控”,他們從上車到下車一直在玩手機,小偷會趁機拎包或盜竊包內物品。所以,乘坐公交車時,需要特別提醒“手機控”一族,即使玩手機,也一定要把包放到胸前,別給小偷可乘之機。
乘車時盡量不要在公交車上使用手機或拿出錢包。若已暴露位置,最好一直用手握著手機或錢包,以防被偷。乘車時不要打瞌睡,尤其是在往返於城郊的公交車上,更不能放松警惕。
另外,民警還提醒,有些市民在等車時很關注公交車何時能到站,忽略了身體後側和右側的防范,也容易給小偷留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