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黑龍江省人大常委會在轉變作風中推進人大工作
2014-01-17 09:32:25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宋立群 孫佳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1月17日訊 在改革中創新,在創新中突破。過去的一年,按照中央和省委要求,省人大常委會認真查找、努力克服工作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以及機關建設中的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有效行使各項法定職權,較好地完成了省十二屆人大一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為保障和推動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對更好地發揮人大作用進行了積極的探索。

  制定法規重管用

  地方性法規的制定中,注意克服貪大求全、避重就輕、好看不管用等形式主義問題,突出立法的地方特色,努力從省情實際出發,使規定的內容切實管用。在審議高速公路條例草案時,組成人員針對社會反映強烈的高速公路限速、超載處罰等交通安全方面的突出問題,提出對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和交通運輸部門在高速公路管理方面的職責要作出具體規定。為此,常委會結合實際、打破常規,在出臺的條例中增設了“交通安全”一章,使法規更有解決問題的針對性和實用性,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為保護水上人身安全,制定的水上搜尋救助條例,對水上安全事故預防、搜尋救助等作出了具體規定。特別是從保障旅游者人身安全出發,要求從事漂流、濕地游等活動的經營單位設置水上安全設施、配備專業搜救隊伍,並對有關保險作出了明確規定,為參加水上搜尋救助人員解除了後顧之懮。

  審議報告講實話

  針對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反映的常委會審議意見過於籠統泛化,“一府兩院”不便於研究處理,人大跟蹤問效缺少抓手的意見,改進審議的方式方法。在對監督議題的審議中,主任會議成員帶頭,力求提出的意見和建議集中務實、明確具體,能夠解決一個或幾個關鍵性的問題,並注意由個性問題推及完善具有長遠和普遍意義的制度安排,建立解決問題的長效機制。

  在審議省政府關於職能轉變、改善發展環境和公共服務情況的報告時,針對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方面存在的發展不平衡、制度不完善、落實不到位等問題,講真話、出實招。建議把清冰雪作為公共服務的大事來抓,落實政府清雪責任制,適當增加清雪機械和承包費用,做到小雪當日清完,大雪不過三天;建議對保障房建設情況進行再梳理,督促各地實事求是地進行規劃,善始善終抓好後續建設;建議把社區文化中心建設作為公共文化建設的基礎性工作,擺上政府工作日程,逐步做到每個社區都要建設、功能較為完備的文化中心。針對有的行政審批手續繁瑣、效率低下、監督流於形式等問題,要求審批許可事項必須依法設立,審批許可流程必須公開透明;辦結時限、所需文件要一次性告知,避免辦事者多次往返;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對違反政務公開規定、違反所作承諾的行為要嚴肅追究責任。同時提出把政府落實政務公開、承諾、問責制情況作為2014年監督檢查的重點內容,並重點開展有關行政審批監督的立法工作。這些意見建議引起了省政府的高度重視。

  加強調研

  改作風

  常委會把加強調查研究作為改進工作作風的突破口,多次組織開展專題調研和視察活動,面對面接觸基層乾部群眾,悉心了解群眾所思、所想、所昐,認真聽取他們的意見建議,采取邊走邊看、邊聽邊議等方式,針對問題,直言不諱,不做表面文章。為鞏固和檢驗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結合學習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省委十一屆四次全會精神和謀劃今年工作,常委會在去年年底動員和組織機關乾部全面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活動,調研內容涉及農村土地流轉和規模化經營、小城鎮規劃建設、人口生育政策、農村公路建設與養護、大氣污染防治、冰雪旅游季打車難等28個關系改革發展穩定和群眾普遍關心的問題,調研活動結束後,召開機關乾部大會,集中匯報交流調研成果。


  專題視察出實招

  產業項目是拉動發展的“牛鼻子”,對推動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作用。常委會把產業項目建設作為監督工作重點,對63個重點產業項目建設情況進行了專題視察,並聽取和審議了省政府關於推進大項目建設情況的報告。針對項目建設中的主要矛盾和關鍵問題,提出利用好國家在裝備制造業鼓勵發展燃氣輪機的難得機遇,集中力量,整合資源,下大力氣在燃氣輪機研發制造上爭得重要席位,改善裝備制造業結構,提昇裝備制造業水平;提出抓住我省在全國先行開展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的契機,把綠色食品作為我省的品牌,做大做強農副產品加工業;提出抓好哈爾濱科技創新城等新園區建設,推動我省科技創新和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旅游業等建議,均得到省政府的高度重視,有的還作為省長項目來抓。常委會組織開展的以濕地保護為重點的生態環境建設情況視察,深入松江、紮龍等濕地,面對面接觸基層乾部和群眾,查實情、問實招,認真聽取意見。視察報告從濕地的保護理念、管理體制、保護內容、工作思路等方面,提出要把保護作為前提,圍繞保護開展工作,確保濕地面積不再減少,在濕地上要少建甚至不建人工設施,體現原生態的特色和價值,建立健全責任機制、利益機制,形成人人珍惜濕地、保護濕地的良好局面。視察報告經常委會會議審議完善後轉交省政府研究辦理,並強化跟蹤監督,督促政府加大了濕地保護和管理力度。

  跟蹤監督

  增實效

  常委會完善了審議意見研究處理情況的跟蹤問效制度,更加注重綜合運用多種形式反復督查,一抓到底。繼2012年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開展了濕地保護條例執法檢查後,本屆常委會去年對執法檢查報告和審議意見研究處理情況進行了跟蹤問效,審議了省政府辦理情況的報告。在對省政府的辦理工作給予充分肯定的同時,建議以創建全國濕地保護建設模范省為引領,積極推動我省濕地保護建設上昇為國家戰略。在對審計報告提出和向有關部門轉交審議意見後,常委會注重辦理實效,在第七次會議上再次聽取了關於審計報告審議意見辦理結果的報告。督促審計整改采取跟蹤重點問題、審查重點整改部門及單位整改報告等新機制,確保了整改的真實性和有效性,推動了這一工作開展。

  代表服務

  再創新

  創新代表履職學習方式方法,首次采取“遠程視頻”方式舉辦全省各級人大代表履職學習班,邀請全國人大專家對人大制度理論和代表依法履職進行輔導,提高代表履職能力和水平。代表履職學習班在哈爾濱設1個主會場,市地縣設108個分會場,在我省的全國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部分市、縣、鄉人大代表6700多人參加培訓。這是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委九項規定,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邊查邊改采取的具體措施,也是改進代表履職學習培訓方式的一次有益嘗試。初步建立了以彩信和手機報為載體的人大代表信息服務平臺,完善和規范了向代表通報監督工作情況的程序,及時向代表通報常委會審議的各項報告及審議意見和“一府兩院”的研究處理情況,自覺接受人大代表和人民群眾的監督。通過印發參閱資料、組織代表開展有針對性的集中視察和專題調研等,幫助代表更充分地了解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和人民群眾願望要求,圍繞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和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提出建議。對代表提出的建議進行分析,協助代表修改完善,確保建議的內容明確具體,便於辦理。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李澄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