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在黑龍江省建立國家安全食品生產基地的建議
農工黨黑龍江省委員會
食品安全是一個系統工程,需從源頭抓起。在黑龍江建立國家安全食品生產基地,不僅有利於推動黑龍江省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促進我國現代農業產業發展,而且對深化我國食品安全戰略內涵的構建,推動國家食品安全戰略目標的實現具有重要的政治和經濟意義。

農工黨黑龍江省委員會作大會發言。東北網記者 孫曉銳 攝
然而,就黑龍江現階段而言,建立國家安全食品生產基地還面臨著許多突出的問題:一是黑龍江省現有的黑土、濕地等資源環境優勢正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脅。二是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總體滯後、農田抵御水旱災害的能力很弱、水資源調控能力不足。三是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建設、食品安全信息化和追溯體系建設、農產品質量檢測、動植物疫病防控等社會化服務體系條件和能力建設相對滯後。四是產業鏈條短,農產品原字號出售和粗加工比重大,品牌效應低下,運輸物流缺乏平臺,精深加工率、附加值和綜合效益偏低。五是農業從業人員老齡化、婦女化、低齡化趨勢明顯,整體素質不高。
為此建議:
一、力爭將黑龍江省國家安全食品生產基地建設納入國家戰略安排。根據黑龍江省綠色食品產業發展綱要,編制黑龍江省安全食品生產基地建設規劃,爭取出臺一系列財政、金融、稅收等優惠政策,設立專項基金支持基地的建設。
二、進一步加強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著力強化安全食品生產的法律與政策保障。繼續推進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和管理體制改革,探索創新土壤環境保護管理模式,制定濕地保護規劃。制定比國家標准更為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地方性法規,提高環境保護標准。
三、重點解決幾個事關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一是將兩大平原水稻種質資源的收集和發掘工作納入國家計劃,給予重點支持。鑒於黑龍江省財政狀況和農業大省的實際情況,積極建議中央財政出資設立現代種業發展基金,在黑龍江省建立水稻種質資源庫和寒地特色的種質創新體系。二是把黑龍江省作為國家嬰幼兒配方乳粉主要生產基地。黑龍江省嬰幼兒配方乳粉產量居全國首位,在國家多次質量抽檢中質量優異。建議根據國辦發〔2013〕57號文件精神,積極推動參照藥品管理辦法開展嬰幼兒配方乳粉監管試點工作,從產業政策和資金資助等方面予以支持。三是把黑龍江作為老年營養方便食品生產供應基地,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目前我國老年人“長壽不健康”的狀況堪懮,老年營養方便食品在我國幾近空白,要將該類食品開發納入重要議事日程,認真研發,嚴格監管,提高准入門檻。
四、加速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努力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種養產業方面,創建一批有科技體系支橕、有產業集聚效應、有持續發展動力的綠色種養基地。加工產業方面,強化龍頭企業建設,突出重點項目,推進園區發展,以園區發展帶動產業昇級,努力延長產業鏈條,推進精深加工。物流營銷產業方面,打通國內國際糧食物流通道並系統建設營銷網絡。立足於黑龍江省糧食物流現狀,打造國際化糧食物流產業體系,在糧食主產區與主銷區之間搭起快捷通道。
五、努力打造國家安全食品生產基地建設的示范標准。一是積極推進地方食品安全監管機構改革。加快組建各級食品安全監管機構,強化隊伍建設,健全監管機制,提昇監管水平。二是加強產品標准體系和質量追溯體系建設。強化農業行政、食品藥品監管等部門的協作配合,加快全省統一的食品安全信息網絡平臺建設,完善食品標准體系,建立健全質量安全追溯信息系統。三是促進先進科技與基地建設的結合。把標准化原料生產基地直接作為農業大專院校和科研機構的“第一車間”,及時推廣和應用最新的品種、生產種植技術。四是培育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的新型農民。要系統開展農民培訓,增強農民生產安全食品的意識,將安全食品生產的新技術和新標准送到田間地頭,變成農業生產經營者的自覺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