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省政協委員叢坤:盡快設立省級歷史文化生態保護區
2014-01-19 20:04:22 來源:東北網  作者:王蕊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19日訊 (記者 王蕊) 黑龍江省歷史文化資源豐富,具有一批有重要價值和鮮明地域特色的生態文化項目,其中一些已處於瀕危狀態,尚未得到保護。省政協委員叢坤建議,我省盡快設立一批“省級歷史文化生態保護區”,對獨具價值的文化生態資源進行搶救性保護,對於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整體性保護和傳承發展,促進當地經濟社會文化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省政協委員叢坤在分組討論會場。東北網記者 王蕊 攝 

  據了解,“文化生態保護區”概念的正式提出始於國家《“十一五”文化綱要》,是指以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核心,對歷史文化積淀深厚、存續狀態良好,具有重要價值和鮮明地域特色的文化形態進行整體性保護的特定區域。截至目前,全國已設立11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部分省區在積極申請設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的同時,自己也開始設立文化生態保護區。如內蒙古自2010年後已公布了兩批共計12個自治區級文化生態保護區。

  近年,由省委宣傳部牽頭,我省對全省歷史文化資源進行了一次摸家底式的全面挖掘整理。叢坤說:“由於特殊的歷史原因,近現代乃至建國初期的黑龍江省曾發生過許多大事、特事,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黑龍江文化生態,而這方面卻至今未引起重視,如闖關東文化、站丁文化、中東鐵路文化等,甚至其中一些已處於瀕危狀態尚未得到保護。”

  叢坤建議,我省應盡快設立一批“省級歷史文化生態保護區”。調查摸清文化生態現狀,對上述文化生態資源進行搶救性保護。

  名詞解釋

  站丁文化 有清以來,向黑龍江遣戍流人數量超過任何朝代。流人後裔亦加入到黑龍江文化建設上來。黑龍江因其邊疆的特殊地緣關系,形成了獨特的站人文化,也稱“站丁”文化。站人,是對古代驛站站人及家屬的統稱。

責任編輯:李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