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20日訊 目前,哈市仍有一些街道的名稱讓人疑惑,比如一條街道被其他街道分隔開後,同一條街道的每段道路名稱卻不一樣。對此,省政協委員夏廣亮提出,有必要對哈爾濱的個別街道名稱予以修改。
記者調查走向不變的路名卻變了
在哈市香坊區與南崗區交界處的贛水路,該路由中山路起至香成街止,但在香成街至南直路之間的路段,卻仍然保留了這一段路的原名“建成街”。建成街現在是一條長度僅約百米的街道,但是這條街道的寬度、走向均沒有絲毫改變,順延著贛水路的方向。住在建成街的市民宋女士說,這附近舊危房改造了很多,現在很多人都已經淡化了“建成”的概念,有時候告訴別人她住在建成街,朋友都不知道,但是一說是贛水路的另一段,一些人就知道了。
位於道裡區的職工街也存在同樣問題。職工街從工農大街到友誼路路段現在已經改為上江街,然而工農大街至顧新路間長約百米的職工街卻沒有改名,職工街的方向、走勢卻是與上江街大體相同的。
委員建議修改個別街道名稱
省政協委員夏廣亮認為,哈爾濱的街道名稱,既要體現出哈爾濱的城市特色,又不丟失哈爾濱的歷史、文化等;街路,既要體現現代交通的高效率、低碳環保的理念,又要方便百姓的出行。所以,有必要對哈爾濱的個別街道名稱予以修改。
“眾所周知,2003年哈市成功修改街道名的三大動力路、果戈裡大街、哈藥路,現已成為哈市的三大景觀,帶動了區域的快速發展,效益遠遠大於付出的成本。”夏廣亮表示,一些小的街道改名應該非常容易,社會影響小,成本低,但改後社會效益會很大。像主乾路康安路——和興路——三大動力路——進鄉街,也可以采取逐步改名的方法。他認為,隨著城市的發展,進鄉街改為三大動力路時機已經成熟。
夏廣亮建議,可通過相關部門在網上征集需要修改的街道名稱,發動廣大市民,調查哈爾濱不合理的街道名稱,征集建議;同時,調研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調研省內外的成功經驗,北京和牡丹江的街道命名就比較科學,可以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