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真情時刻
搜 索
難能可貴的人間真愛
2014-01-21 09:12:10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21日訊 有句古語說的好『百善孝為先』,尊敬長輩,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對於正常人來講也許很容易做到,但是對於一對都是殘疾的夫妻來講要做到這一點真的很不容易,而且他做的還要超過正常人——他就是交界街博碾村孫曉偉。

  孫曉偉,男,1973年出生,交界街博碾村一組農民。從小孫曉偉就是殘疾人,半個身體不聽使喚,左手左腳不能正常使用,說話口齒不清楚,被診斷為多重殘疾四級。2008年經人介紹與妻子張民榮結婚,婚後生育一女兒,妻子也是殘疾人左手殘廢,比他小10歲。姐姐弟弟相繼結婚另過,孫曉偉一直與癱瘓臥床的母親生活在一起。一家四口人三個狀況不好,住在村集體給建的30平米的彩鋼房內,在這麼特殊的一個家庭裡,就是這樣一個殘疾人用他有限的力量發揮出無限的能量,既要支橕起這個家,還要每天精心照顧臥床的老母親、呵護殘疾的妻子、養育幼小的女兒。

  老母親臥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孫曉偉為了讓母親生活的舒坦一些,每天都把母親從炕上抱下來,放在輪椅上,天氣好就推到室外曬曬太陽,要不就打開電視機不讓母親寂寞。有一次抱母親出門,本來笨拙的他與母親一起摔倒了,他為了保護母親,自己的鼻梁骨摔折了,他沒錢醫治硬是挺了過來,至今還留有疤痕。這麼多年來他每天都要給母親端屎接尿,隔幾天還要擦洗一次身子,他把母親侍候的乾乾淨淨,每天要喂一日三餐,家庭貧困他就把家裡最好的東西單做熟爛給母親吃,他用特有的方式孝敬著老母親。老母親很知足地說:天下哪有這麼好的兒子。

  女兒到了上學的年齡,為了體貼身體不好的妻子,每天孫曉偉都要早起給孩子做飯,接送孩子上學。別人家的孩子都統一僱車上學,而孫曉偉拿不出車費,就每天騎人力三輪車往返12裡地接送孩子上學。上學的路上淨是下坡他能省些力氣,但是放學回來的路是一路上坡,這對於一條腿殘疾的他來講還要帶上幾十斤重的孩子真是一路艱難,每次回來他都累得滿頭大汗。但是為了讓孩子接受教育,他一年四季無論刮風下雨,還是大雪紛飛,他都堅持接送女兒讓女兒感受到他的父愛如山。在夫妻倆的精心培育下,女兒聰明伶俐學習成績優異,女兒也是這個家庭最大的希望。

  孫曉偉由於身體的原因不能種地,只能做些簡單的勞動,家庭經濟壓力很大,每年都靠養兩頭豬、養些家禽和村上的低保勉強維持生活,所有穿的衣服、用的東西都是別人給的,從來沒買過新衣服,但是他很樂觀對生活充滿希望,每天都和母親開玩笑逗母親開心。夫妻倆夫唱婦隨一起勞動,相互攙扶有說有笑,懂事的女兒每天都要給奶奶梳頭,一家四口人其樂融融,他們生活在貧乏的物質生活裡,精神上卻能夠積極向上,自得其樂。孫曉偉以他不尋常的事跡向我們述說著人間真愛,孝老愛親數十年如一日,他是多麼的難能可貴!

責任編輯: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