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21日訊 我出生在吉林省長春市泉眼鎮一個偏僻小村,青翠的山野綿延不絕,出門走幾步,便是坑窪不平的山嶺。走出村子,要找塊十米見方的平地是相當困難的。上小學,我們需要走五裡崎嶇的山路;上中學,山路要走20餘裡。封閉在崇山峻嶺之中,年幼的我深感生活的艱辛。
後來我讀書離開了了小村,到江蘇如皋工作。可我們老家的規矩,在外謀生的人,無論做手藝生意,長工短工,有錢沒錢,都要回家過年,闔家團圓。三十晚上,該回來的都回來了,纔能放爆竹,關大門,吃年飯。我這幾個弟弟,也都恪守著這個規矩。老三說,每年一進臘月,就想著回家了。早早地就打好車票,歸心似箭,風雨無阻。十多年前,老四在外省的一個工廠打工。過年回來時,他為了省下車票錢,大雪天跟廠裡拉貨的順便車往回趕。老四到家時,已經半夜,我見到他時,頭發眉毛上都是雪,凍得直打哆嗦。
今年一放寒假,我就攜妻兒回到老家,發現我的老家已從一只邋遢的丑小鴨一步步蛻變成一只引頸高歌的白天鵝。
小村靚麗起來了,小村是興奮的。
要想富,先修路。一條條潔淨的水泥路從小村應聲而出,寬闊平整召喚著四面八方。
小村城鎮化建設,讓昔日的破舊變成了高聳的樓房。飲水工程,讓小村從此告別了苦澀。改廁改廚,小村人過上了和城裡一樣的潔淨生活。
岸柳婆娑,碧水清波。如今依村而過的小河也神奇地恢復了以往清新可愛的容顏,再次成了孩童們玩鬧嬉戲的樂園。多年未見的魚兒,時而穿梭追逐,時而露出水面喁喁著甜蜜的情話。
小村富了,車燈路燈競相輝映,把輩輩都是農民的村裡人照得心裡亮堂明通。看,村文化中心正在咚咚作響的大鼓就是咱農民歡快的心聲;穿著花枝招展的大嬸大娘們,扭動著大秧歌,手舞者彩綢,臉上的笑容是多麼的滿足與自信。
那鼓聲,是東北人追夢路上奮進的跫音;那笑聲,是富裕和諧最有力的見證。
我用相機沿途拍上張張笑臉,自然景觀,真是一部相機載長春,山川美景入你心。感悟山水長春,人文泉眼!把美麗吉祥的長春帶回家,祝回家過年的你一路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