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鳳茹是一個平凡的女人,可是卻在她五十多年平凡的生活中,用全部付出詮釋了孝順的含義,用半生孤獨鑄就了弟弟們的幸福。青春已經悄悄的流走,皺紋已經布滿眼角,她卻把很多動人的故事留在了鄰裡、親屬們的眼中,全家人的心裡。
秦鳳茹出生於1957年2月。那個年代,人們的生活都不富裕,重男輕女的思想根深蒂固。隨著三個弟弟的相繼出世,照顧家庭生活、照看弟弟的任務自然的落到了年幼的秦鳳茹身上,自小沈默寡言的她,用單薄的身軀承擔起全部的家務。為了讓父母沒有後顧之懮,讓弟弟們有更好的學習環境和生活條件,成績優異的秦鳳茹念完初中便輟學參加了工作,把上學的機會留給了弟弟們。她一面上班掙錢,一面在家照顧父母和弟弟們的飲食起居,領了工資捨不得給自己添一件新衣,省下來錢給弟弟們交學費。母親看了心疼,勸她給自己添點東西,她笑著說:『弟弟們上學,穿的好一點省得別人看不起,我天天在工廠上班都穿工作服,到處都是機油,新衣服都穿白瞎了。』
隨著年齡的增長,秦鳳茹也到了婚嫁的年齡,陸續有媒人給介紹對象,都被她拒絕了。她總是說:『我的事不著急,弟弟們還沒有娶媳婦,父母的負擔太重了,如果我結婚了,這個家怎麼辦?』就這樣,給大弟弟買房子、給二弟弟攢彩禮、給三弟弟娶媳婦,時間就這樣在她忘我的付出中走過了好多年,等她突然有一天有時間停下來想想自己的時候,鏡子裡的那個自己早已青春不再,給她介紹的對象也從條件很好的小伙子變成了要麼離婚要麼喪偶的半大老頭。她也偷偷的哭過,為自己的將來懮慮過,可是看見父母安慰的笑容,看見弟弟們家庭美滿,侄子侄女們圍著她姑姑長姑姑短地叫著,她想:也許這是另外一種幸福吧!倔強的她再一次拒絕了媒人們的好意,把全部的心思都用在幫弟弟、弟妹們分懮上,只要弟弟、弟妹們沒有時間、工作忙,照顧父母和孩子們的起居、接孩子們放學都成了她義不容辭的責任。而她則沈浸在自己的忙碌和幸福裡。
可是就是這樣簡單的幸福也沒能長久的眷顧她:年邁的母親中風了,生活不能自理。為了不拖累弟弟們,她又一次擔負起了照顧母親的全部重任,洗衣、喂飯不用說了,她更是堅持每天幫母親做康復訓練。天氣好的午後,總能在小區的院子裡看見她用單薄的身軀扶著母親練習走路、幫母親按摩的身影,功夫不負有心人,母親可以站起來了、母親可以在別人攙扶下行走了,母親的臉上露出笑容了。大家都知道這都是秦鳳茹用心血和汗水換來的。
可是老天並沒有因此多給予這個家庭一些慈悲,大弟弟和二弟妹相繼得了腦瘤和腎細胞癌。每天跑醫院,一夜一夜的陪護,一天一天的照顧使這個女人的身體更加單薄、面容更加蒼老了,直到送走了大弟弟,她纔淚如雨下,似乎只有這樣的嚎啕大哭纔能喧泄她心中積蓄了多年的情緒。
可是日子還得過下去,父母還在,弟妹還病著,侄子侄女們還小,身上擔負的重任還沒有完成。堅強的秦鳳茹擦乾眼淚,繼續著她孤單卻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