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丈夫高位截癱公公重病臥床 女子16年堅強橕起一個家
2014-01-22 18:10:02 來源:東北網  作者:費日山 陳顯春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22日訊 (費日山 記者 陳顯春) 丈夫癱瘓在床,上有老,下有小。面對這樣一個家庭,一個柔弱的女人,摒棄世俗,毅然用雙肩扛著家庭艱難前行,一走就是16載……

  十六載風雨兼程。“多虧社會上好心人的幫助,給予我堅持的力量,”梁鳳雲說,1月2日,三興鎮民政助理照例將米、面、油等生活物資,送到了她的家裡。她一面感謝著,一面卻說,現在日子比以前過得好了,這些救濟的東西送給更需要的人吧。

梁鳳雲和蔣福友。

  這個冬天比以往都冷,但梁鳳雲從心裡感到溫暖。因為她的寒冬,正悄然過去……

  今年39歲的梁鳳雲,家住齊齊哈爾市依安縣三興鎮保國村。她於1995年元旦和蔣福友結婚,婚後與公公婆婆在一起生活。由於蔣福友家裡兄弟姐妹很多,家庭一直是全村困難戶之一。梁鳳雲過門後,勤勞的她和蔣福友除了經營自家承包田外,還外包了很多地,公婆則在家裡幫著打理家務,幾年下來貧困的窘境稍有些好轉。1997年梁鳳雲生了一個可愛的男孩,正當幸福的5口之家憧憬美好未來的時候,一場變故不期而來。

  據梁鳳雲回憶,1998年4月1日,蔣福友幫著姐姐搬家,開車拉木杆時由於杆子裝的向前伸得太長,轉彎時,他不小心被車上裝的杆子打倒地上。蔣福友隨即被送到醫院,最終因高位截癱落下了終生殘疾。

  當時,公公婆婆都已七十多歲,身體又不好,還有嗷嗷待哺的兒子,沈重的生活擔子全部壓在梁鳳雲的肩上。有的親朋便勸她離開這個破敗的家,左鄰右捨也議論紛紛。面對世俗,梁鳳雲擦掉淚水,握著丈夫的手,堅定的說:“只要有我在,這個家就不會垮。”

  可是,治療蔣福友的病,已花光了家裡本就不多的積蓄,一家人的生活一下陷入了困境。

  然而,蔣福友康復需要用錢,孩子喂養也要用錢,公公又有很多病,仍需要錢。梁鳳雲想通過雙手改變這一切,於是,開了一個小商店,進貨銷售都由梁鳳雲一個人來做,再加上家裡其他的勞作,為這每月六七百元的微薄收入,梁鳳雲累得有些喘不過氣來。有一次商店進貨,梁鳳雲騎摩托車不小心摔倒,左小腿粉碎性骨折,醫生讓她靜養,可看到家裡的丈夫、孩子、年邁的公婆,她堅持到地裡乾活,導致腳落下了毛病。

  2001年6月,梁鳳雲的婆婆去世了。公公由於老伴去世,還有對兒子蔣福友未來人生的擔懮,也一下子病倒了,這一倒就再也沒起來,經診斷是腦血栓動脈硬化,吃藥、點滴,也沒能治好公公的病,這給本已風雨飄搖的家,又添風霜。

  堅強的梁鳳雲,眼淚在眼裡轉了個圈,又生硬的壓了回去。從此,她每天堅持為公公燒炕、喂飯、倒尿,忙完這些後,她還要為蔣福友翻身、擦洗,防止身上長褥瘡。聽說用麥麩和醋在鍋裡炒可治腿病,她就每天這樣炒好後敷在蔣福友的腿上。有時候蔣福友大便不通,她便用手幫著他通便。


 

  蔣福友看到梁鳳雲每天日夜操勞,人累得都不成樣子了,特別心痛,有一次趁她不在,吃了一瓶安眠藥,幸虧發現的及時,撿回了一條命。蔣福友醒來時問,為何要救他,不想在給這個家增添負擔,梁鳳雲流著淚拉著他的手說:“我們曾經許下誓言,一生一世在一起,你現在雖然癱瘓了,我都沒放棄你,你卻怎麼能忍心拋下我和孩子呢?”蔣福友含淚承諾,再也不做傻事了。夫妻倆緊緊擁抱在一起。

  此後,為了讓蔣福友的生活充滿樂趣,梁鳳雲在自家門前栽下了榆樹牆,用繩子把樹枝拉到房屋上,院子裡自然形成了一個天然的涼亭。夏天,她把蔣福友推到涼亭裡,有時去地裡乾活,為了不讓蔣福友寂寞,便在樹上掛上幾個風鈴,傍晚時,還經常約鄰居來陪陪蔣福友聊天。梁鳳雲的良苦用心,終於換來了蔣福友的笑容,也堅定了他活下去的勇氣。

  改變家中的窘境,一直是梁鳳雲思考的問題。她除了經營自家的30畝承包田外,還另外租地種,養殖母豬、蛋雞、鴨和山羊等副業。隨著經營項目的增多,她更加吃力了,每天天不亮就得起來把家務料理好,然後在到地裡去乾活。因為勞累過度,梁鳳雲患上了很多疾病。有的鄰居善意的勸她重新組建家庭,可她想都沒想拒絕了,覺得只要蔣福友還有一口氣在,就要橕起這個家,更何況還有一個可愛的孩子,如果離開,會一輩子良心不安。梁鳳雲說:“只要有一線希望,我就不會放棄”。

  梁鳳雲對愛的忠貞,對家庭的責任感,傳遍了依安大地,感動八方,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人們紛紛伸出援助之手。每到秋季,村民自發幫助她秋收,村委會把梁鳳雲家納入了五保戶,鎮民政部門逢年過節,都會給她送一些米、面、油等生活用品。

  社會上好心人帶來的溫暖,使梁鳳雲更加堅定了信心,照顧好癱瘓的丈夫,把培養好孩子。

  十六載歲月,在梁鳳雲臉上刻下深深的印痕,白發也悄然爬上了鬢角。“不論多難,多艱辛,只要我還活著,就不會讓這個家散了。還有作為一個母親特別的驕傲,孩子從小看到我每天為這個家奔波,勤勞儉朴、不屈不撓,這種精神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他,這對他的成長有益處。”梁鳳雲說。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李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