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23日訊 臨近春節,不少縣(市)的市民們舟車勞頓地忙著來市裡置辦年貨,往返於市區和外縣區的客車就成了手提大包小裹市民們的重要交通工具。近年來,在高速路上因客車超員而發生的事故比比皆是,事故中一個個血淋淋的教訓令人不寒而栗,客車雖小,其中卻承載了許多個家庭的幸福。
近日,記者接到知情人士舉報,我市到查哈陽農場的客車不時地出現超員情況。1月20日,記者暗訪了16時15分自齊市發車到查哈陽農場的客車,發現專線客車超員挺瘋狂,核定載客量47人竟多塞了11名乘客。不少急於返家的乘客都自行打車在遠離市區的出城收費站附近等待上車。
1月20日16時,記者得知自齊市到查哈陽的客車可能出現超員情況後,遂驅車趕往出城收費站附近。在距離收費站1公裡處,記者看到有2名市民領著1名5歲的孩子正在寒風中四處張望,記者從其中一位市民口中得知,他們也是在等去查哈陽的客車。“由於客車都坐滿了,司機讓我們打車到收費站附近等待上車,我們在寒風中都等了30多分鍾了。”市民告訴記者。
經過了5分鍾的等候,一輛標著齊市—查哈陽的客車緩緩地駛到了記者面前,隨後車內的乘務員急忙擺手招呼等待中的乘客們上車,記者上車時詢問乘務員是否還有座時,乘務員說:“都沒座了,快上來吧。”記者上車後發現,客車的過道處已站滿了乘客,其中有幾名乘客索性就坐在了下車口的臺階上,記者仔細地數了數後,發現包括記者在內,“站票”乘客共有11位。馬上要到出城收費站時,乘務員連忙讓還站著的乘客們搭邊坐在臨近過道座位的把手上。
剛過出站口,忍受不了客車顛簸的乘客們只好站立在客車的過道處左右搖晃,其中還有一名5歲的孩童抱著其母親的腿在車內艱難地保持著平衡。聽到“站票”乘客們不滿的抱怨聲後,坐在副駕駛的乘務員安慰道:“再等一會,就給你們發小馬紮了(一種凳子)。”
在記者艱難的乘車過程中,一名有座的乘客提醒記者,要想乘客車買到座位,就一定要早點去買票。“我今天下午兩點半就去客運站買票了,纔買到36號的座位。”這位乘客由於到市裡來考駕駛證,平均每個月都要坐七八次的客車。這位乘客告訴記者:“臨近春節,每次晚上的客車都超員,前幾次回家都沒座,只能蹲坐在過道的小馬紮上,太遭罪,現在坐出經驗了,寧可在客運站等上2個小時,也要有座回家。”
另一位與記者一起上車的女乘客則表示,自己是第一次坐這個時段的車,沒想到會沒有座。當被記者問到客車超員了還坐,是否擔心安全時,女乘客無奈地說:“有什麼辦法,這是回家的最後一班車,為了早點回家,有風險也得坐呀。”不久後,記者稱要在附近下車,乘務員以記者沒坐多久為由,只收取了記者25元的乘車費用(全程票價36元),並未給記者任何票據。
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自1月份起,客運站客流量逐日遞增,齊市到周邊外縣的客車就不時有超員的情況發生,一些客車司機存在僥幸心理,視超員危險於不顧。而其中很多乘客明知客車沒座,卻仍堅持站著回家,也縱容了司機給錢就上車的這一違法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