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26日訊 近日,家住銀億小區的徐先生,給記者打來電話。徐先生說:“記者啊,求求你們幫幫我吧。這屋裡太冷了,把我媳婦都給凍跑了。”接到電話後,記者進行了采訪。
記者現場測溫15度
徐先生家,住在銀億D區3單元601室。剛一進屋子,記者就感覺涼颼颼的。看一下溫度計,剛剛15度。他家的格局,是六樓帶閣樓。到了樓上,溫度更低。溫度計顯示,不到14度。按供熱條例,供熱溫度要達到18度。一般人家,溫度都能在22度以上。這是因為,22度纔是體感較舒適的溫度。
徐先生家的溫度,咋這麼低呢?他家改了供熱管線?查找一番後,記者發現沒有。他家窗戶透風?南北看了一下,也都是正常窗戶,並沒有往屋內鑽風的空隙。是溫度計擺放位置不對?拿溫度計到客廳中間,依然是十四五度。
隨後,記者又來到了徐先生家對門。對門6樓的溫度,達到了16度。他家閣樓的溫度,到了15度。對門告訴記者,他家封了窗戶、做了保溫,所以溫度纔高一點。可即便這樣,溫度還是不達標,最低時甚至纔12度。
徐先生告訴記者,整個這個樓,一樓、二樓、六樓都冷。只有三、四、五樓的溫度還可以。就算是可以,也只是剛剛超過了18度,沒有超過22度的。
媳婦被凍回了娘家
據徐先生講,銀億D區開盤時,他就在這買了房子。當時,他想得可美了。他的父母,在九廠居住。他是個孝順孩子,想買個大點的房子,最好是帶閣樓的,可以動靜分離的。這樣,老人也可以搬到市區來,方便互相照顧。哪成想,從住進來後,就沒好受過。一到冬天,溫度就低。連著四年了,家裡的溫度都不達標。
父母來住過幾天,可呆了幾天,二老就吵吵回去。起初,他以為老人住得不順心。老爺子告訴他,太冷了,實在受不了了。老人走也就走了,他作為年輕人,還能將就著住。可現在,他一點不想將就了。他的媳婦,懷孕一個多月了。從懷孕開始,他就不停地找供熱企業,反映屋子冷的問題。
從去年11月份找到現在,家裡溫度還是沒上來。每次找時,供熱人員回答得可好了,說給測溫。可測來測去,啥結果也沒有,一點沒見溫度上來。結果,媳婦被凍壞了,又感冒又發燒。本來是孕婦,不能吃藥、不能打針的,只能硬挺著。這要是嚴重了,媳婦和肚子裡的孩子,說不上會出現啥問題。
徐先生覺得,這供熱企業太不負責了,太沒良心了,誰家沒個老小的,住冷屋子誰能受得了。他這個年輕人,天天還得在家穿棉衣、棉褲的。這個樓裡,還住著不少老頭、老太太。天天住冷屋子,老人不遭罪嗎?他家鄰居,還有個上學的孩子。家裡屋子冷,孩子寫作都凍手。天天點電暖氣、開空調,先不說費不費錢了,吹這東西對孩子身體也不好啊?
他有個鄰居,是一個物業的經理。有一段時間,他沒看到這個經理。後來碰到了,問他去哪兒了?經理說,搬家了,這房子太冷,實在住不下去了。徐先生說,再這麼下去,都得把人給凍跑了。而且,供暖這麼差,這的房子誰敢買啊,想賣都賣不上價。
現在,徐先生媳婦都被凍跑了,搬到娘家不回來了。老丈母娘對他說:“家裡溫度不解決,堅決不能讓女兒回去,那麼冷的屋,住著太折磨人了。”
供熱辦出面也沒解決
聽完徐先生訴苦,記者給供熱企業打去了電話。負責銀億D區的,是陽光熱力。5921105的接線員,回答得麻溜,說要來測溫。
記者問,現在就能來嗎?接線員說,這得安排時間,讓耐心等待。對於屋裡溫度為啥低,接線員沒有給出答案。
徐先生說,他們就是這樣。也說來測溫,可測了一溜十三遭,溫度還是那麼低。有一回,他們來測溫了。他們的溫度計一測,能達到18度。他家的溫度計,依然是16度。這種情況,把徐先生自己都搞蒙了。
後來,有在供熱企業乾過的朋友跟他說出了實情。那個朋友說,有的供熱企業玩心眼。投訴的多了,他們就猛燒一陣,然後來測溫,一測就達標。蒙混過關後,又不給好好燒了,屋裡溫度又降下來了。
徐先生說,他還找過區供熱辦。那是在1月6號,供熱辦來給測溫。測出的結果,溫度不達標,沒有達到18度。當時,供熱辦把陽光熱力的人也給找來了,還寫了一個溫度不達標的紙條。這紙條徐先生現在還保留著呢。可是,留這個證據也沒有用。供熱辦出面了,溫度還是不達標,這管跟沒管一個樣。
現在,徐先生都崩潰了。一到下班,一想到要住著冷屋子,他就鬧心巴拉的。他希望,陽光熱力能想點辦法,讓老百姓住上暖屋子。對得起收上來的取暖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