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凝心聚力銳意進取為 為開創黑龍江省改革發展新局面履職盡責
2014-01-27 09:19:11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政協黑龍江省第十一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

  2014年1月18日在政協黑龍江省第十一屆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

  杜宇新

  各位委員、同志們:

  我受政協黑龍江省第十一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托,向大會報告工作,請審議。

  一

  201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中共十八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我省各項事業取得新進展的一年。一年來,在中共黑龍江省委的領導下,省政協常委會堅持把十八大精神貫徹落實到政協履行職能的各項具體工作中,緊緊圍繞省委決策部署和全省工作大局,動員組織廣大政協委員和政協各參加單位,傾注智慧力量,積極履職盡責,為我省實現良好開局做出了新的貢獻。全年共開展不同規模的會議協商和座談討論43次,組織專題調研和視察活動29項,提出調研和視察報告28篇,建議案1篇,審查轉交提案610件,報送社情民意信息96條。這些成果,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相關部門的積極回應,有些已經轉化為決策部署和工作措施。

  ——集中搞好專題協商,為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獻計出力。堅持從省情實際出發,聚焦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問題,集中開展協商議政活動。省政協十一屆二次、三次常委會議,著重圍繞我省生態文明建設、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組織開展專題協商。常委會認為,我省正處於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轉型期,大力倡導並著力實施建設生態龍江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對於發揮比較優勢,轉變發展方式,實現科學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應將其擺在核心位置。在充分調研和協商討論基礎上,向省委省政府報送了《關於我省生態文明建設情況的調研報告》和《關於我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調研報告》,以及《關於大力推進我省生態文明建設的建議案》。省委書記王憲魁同志和省長陸昊同志對這兩次會議的協商成果非常重視,親自作出批示。省環保廳、科技廳分別對報告中的建議作了專門研究,並向省政協通報了建議采納落實情況。省政協還就PM2.5大氣污染監測和防治、興凱湖流域資源保護與治理、再生資源無害化處理與資源化利用、駐哈市區化工煉油企業搬遷、加大金融支持科技創新、大中型城市地質災害防治、授權專利應用轉化等10餘項專題,組織委員開展調研視察,所提意見和建議得到省政府主管領導和相關職能部門的重視和采納。

  ——紮實開展建言獻策,為促進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部署落實履職盡責。圍繞推動現代農業建設,省政協相繼組織開展了“城市工商資本投資農村種植養殖業”、“水稻控制灌溉技術的推廣應用”、“推進我省苜蓿產業發展”等專題調研,向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相關意見和建議。對《我省推廣水稻節水控制灌溉技術的基本情況和建議》的報告,王憲魁同志親自批示,要求有關部門積極推廣。省水利廳兩次召開專題會議,部署推進落實。去年,全省水稻控制灌溉技術推廣面積達657萬畝,實現年節水10.6億立方米,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圍繞推進產業園區健康發展,省政協先後3次組織召開有政協委員、專家學者、政府相關部門和企業家參加的座談會,深入5個市地產業園區實地考察,分赴福建、江蘇、重慶等省市學習經驗,提出了加快產業園區轉型昇級發展的意見建議,得到政府相關部門的肯定和采納。我們還針對“原油減產及俄油落地”問題,經過充分調研,提出了《關於優化我省石油生產加工布局的建議》。按照陸昊同志的批示要求,省發改委對產業布局規劃作了適當調整,這對我省石油化工產業持續發展將起到積極作用。圍繞促進對俄經貿合作轉型昇級,省政協組織從事對俄貿易合作的委員與政府相關部門進行了對口協商,並開展了“關於我省在俄園區建設情況”的調研。針對委員們提出的部分口岸市縣撥付邊境地區小額貿易轉移支付資金滯後問題,省財政廳迅速開展專題調研,督促滯撥資金盡快落實到位。我們還梳理出沿邊開發開放亟待國家政策支持的幾個問題,向全國政協提交提案和信息。汪洋副總理對我們報送的《設立中俄黑龍江流域“頂級黃金口岸”勢在必行》、《盡快將黑瞎子島口岸列入國家年度開放審理計劃》的提案和信息作出批示後,得到國家發改委、海關總署、商務部等有關部委的重視和認真辦理。

  ——關注改善民生和創新社會治理的熱點難點問題,為促進和諧穩定、維護公平正義做出貢獻。去年,省政協繼續將推動省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惠民實事落實作為履職盡責的重點,組織部分委員先後對我省鄉村醫療衛生機構標准化建設、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學前教育、農家書屋管理使用、勞務派遣用工、殘疾人就業、流動婦女權益保護、涉法涉訴信訪工作制度改革、少數民族聚居區人纔隊伍建設,以及宗教界參與社會慈善活動情況等民生問題開展專題調研視察。其中,關於加強學前教育工作的建議被省政府采納,已啟動第三輪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關於加強勞務派遣用工管理的建議,被省人社廳、省工商管理局等部門采納,對全省勞務派遣公司進行了全面清理整頓,規范了勞務派遣制度,維護了外出務工人員的權益。關於制定全省少數民族人纔培養十年規劃的建議,被省委組織部和省民委采納,並將此項工作列入年度重點工作,著手制定規劃。此外,報送的“逐步實現農村女童教育公平化”、“在社區設立托老所”、“預防青少年犯罪”等20餘篇社情民意信息,為省委省政府妥善解決相關問題提供了有益參考。省政協還協助廣大政協委員特別是港澳政協委員,落實了為四川雅安地震災區、我省洪澇災區捐助的184萬元款項。組織醫療、農業界的聯誼會會員赴青岡、林口、穆棱、賓縣、呼蘭等地,為農民開展義診和技術諮詢服務,受益群眾近3000人次。積極做好呼蘭區護路村新農村幫建和賓縣明禮村扶貧工作,協調籌措部分發展資金,在治理小流域河道、整治村容村貌、興建沼氣工程和文體娛樂場所等方面取得明顯進展,受到當地群眾的贊譽。

  ——發揮政協組織優勢和委員專長,在對外交往聯誼和促進文化交流中有所作為。以開展各種聯誼活動為載體,加強同各級政協組織、海內外社團、港澳臺僑知名人士的聯系與合作,努力營造“團結民主、開放合作”的氛圍。通過召開港澳政協委員深圳座談會、組織香港工商貿易聯盟及扶持中小企業國際聯盟來我省實地考察等活動,推動黑河、綏芬河、撫遠等邊境市縣同港澳地區的經濟合作,牽線大慶高新技術開發區、綏芬河綜合保稅區和東寧口岸等地企業合作項目的對接,幫助哈爾濱、牡丹江、大興安嶺等地40餘家企業的綠色農副產品進入香港市場,參與促成了哈爾濱與美國阿拉斯加的航線開通。同時,深入發掘黑龍江地域歷史文化,加強對紅色文化、創業文化、民族文化、流人文化、金祖文化的保護、研究、開發和宣傳力度;廣泛征集《我所經歷的文化大革命》和《黑龍江高等教育》等文史資料,編輯出版《黑龍江地方歷史文化講座》,為宣傳擴大黑龍江在全國的影響力搭建平臺;舉辦“全國政協委員書法精品展”、“首屆全省政協系統書法作品展”、“黑龍江·安徽書畫精品聯展”、“第24屆哈洽會—俄羅斯油畫展”、“中國版畫藝術之鄉—雞西版畫藝術展”,以及通過香港世貿聯盟邀請亞洲電視臺攝制“美麗家鄉龍江行”系列節目等,展示黑龍江獨特的地域文化,為提昇我省文化軟實力做出了積極貢獻。

  ——以創新務實精神加強自身建設,不斷提高政協工作科學化水平。按照中央和省委的統一部署,省政協於去年下半年紮實開展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在教育實踐活動中,省政協黨組班子虛心聽取基層政協和政協委員的批評意見,機關黨員乾部緊緊圍繞為民務實清廉的要求,聚焦“四風”問題,立言立行,通過紮實開展學習教育、查擺問題和整改落實,思想認識有了明顯提高,“四風”問題得到切實糾正,各項規章制度進一步健全完善,有力推動了機關作風的改進,逐漸形成了“學習、團結、務實、儉朴”的風氣。去年9月,省政協成立了黑龍江省人民政協理論與實踐研究會,並舉辦了首屆理論研討會,為聚集政協內外的研究骨乾,推動人民政協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搭建了一個新的平臺。在全省政協系統組織開展了首屆“政協工作創新獎”評選活動,激勵各級政協組織強化創新意識,推動了政協工作的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和制度創新。同時,我們還充分利用省政協網站“書海拾貝”、“社情民意”、“法律諮詢”等欄目,加強了委員之間的互動交流。組織開展委員培訓和系列文化講座活動,使廣大政協委員比較系統地了解和掌握我省的歷史文脈及其內涵,加深了熱愛家鄉、奉獻家鄉的情懷。

  回顧過去一年的工作,我們深感還存在諸多差距和不足。如協商民主的渠道和形式還比較單一;協商議政的內容、程序和體系還不夠規范;政協委員聯絡和激勵制度還較為薄弱;政協乾部隊伍建設、機關工作科學化水平和履行職能的實效還有待進一步提昇。我們將在今後的工作中切實加以改進。

  二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是一次具有重大現實和歷史意義的會議。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了我國深化改革的指導思想、總體思路和目標任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總動員、總部署。省委四次全會通過的《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的意見》,進一步明確了我省全面深化改革的時間表和路線圖。這為人民政協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更好地履行職能、參政建言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全省各級政協組織要以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以及中共省委十一屆四次全會精神為指導,切實圍繞服務全省工作大局,更加有效地發揮人民政協的職能作用,紮實活躍地開展好各項工作,為我省全面深化改革和實現科學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一)深入學習貫徹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助推我省改革開放事業的新發展。學習好、領會好、貫徹好三中全會《決定》和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講話精神,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人民政協的首要政治任務。我們要認真學習三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新思想、新論斷、新舉措,深刻領會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義、指導思想、總體目標、基本原則和重大部署,切實做到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參與改革,增強改革的自覺性和堅定性。要為全面深化改革凝聚力量,發揮好“大團結、大聯合”的作用,加強與不同階層、不同界別、不同黨派人士的聯誼交往,以增進共識凝聚人心,以共同事業凝聚力量,把社會各界的思想統一到中央和省委的決策部署上來,把各方面的力量凝聚到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標任務上來。要為全面深化改革營造環境,認真反映不同界別不同群體的意願和心聲,及時傳達各界人士對改革的期盼和要求,深入了解改革中潛在的問題和苗頭,引導不同階層不同界別有序政治參與、表達訴求,做好協調關系、化解矛盾的工作,把問題化解在萌芽狀態。要為全面深化改革貢獻智慧,發揮政協人纔和智力密集優勢,組織委員結合龍江發展實際,呼應人民群眾期盼,就我省全面深化改革總體部署和具體任務,分解課題,開展調研,組織協商,建言獻策,為助推改革攻堅克難多建叡智之言、多獻務實之策。

  (二)緊緊圍繞實施“五大規劃”,助推我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省委四次全會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我省要以深入實施“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黑龍江和內蒙古東北部地區沿邊開發開放規劃、大小興安嶺林區生態保護與經濟轉型規劃、全國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規劃、全國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規劃這“五大規劃”為全面深化改革的切入點,牽動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充分釋放發展活力,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省人民。“五大規劃”的推進和落實,既是關乎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又是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全省各級政協組織、政協各參加單位和廣大政協委員要正確把握龍江發展大勢,組織委員努力在全面深化改革,破除體制機制弊端,增強發展內生動力;加快發展現代農業,推動農業生產關系調整和完善,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抓好產業項目建設和所有制結構調整,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資源保護,健全有利於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增強經濟社會發展承載能力;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不斷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促進保障和改善民生,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龍江人民等方面,充分發揮人民政協的自身優勢,廣納群言,廣集民智,努力拿出有事實、有數據、有分析、有建議的研究成果,推動全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三)積極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切實發揮好人民政協協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三中全會《決定》把“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強調指出“協商民主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是黨的群眾路線在政治領域的重要體現”,明確提出要“發揮人民政協作為協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這是做好新時期人民政協工作的基本遵循。我們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協商民主在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深刻理解和把握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推進協商民主的根本保證;深刻理解和把握協商民主的基本原則和體系架構;深刻理解和把握發揮人民政協作為協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的基本要求,進一步增強做好人民政協工作的責任感和自覺性,積極有序推進人民政協的協商民主。要遵循協商民主的基本原則,堅持真誠協商、平等協商、互動協商,使協商民主收到多贏的效果。要拓寬協商渠道,增加協商的密度,通過全體會議的全面協商、常委會議的專題協商、專委會和界別的對口協商以及提案辦理協商等多種形式,推動協商議政廣泛深入開展。要健全政協與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的聯系協調機制,進一步加強協商議政的計劃性和程序性;完善政協履行職能的知情明政機制和跟蹤反饋機制,進一步提高協商議政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要加強委員聯絡機構建設,密切聯系各黨派、界別和廣大政協委員,努力使政協豐富的議政資源得到充分發掘、組織優勢得到有效發揮,不斷提高政協協商議政的成效。

  (四)強化人民政協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建設,切實提高人民政協自身履行職能的水平。人民政協的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建設,是政協工作有效開展的必要條件,也是充分發揮人民政協作用的重要保障。我們要切實發揮政協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在協商民主中的基礎作用。對業已確立並行之有效的各項制度、規則和程序,要嚴格遵守,切實執行;對某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環節,要總結經驗,及時改進。同時,還要根據形勢發展和現實需要,大膽實踐,勇於創新,努力使協商民主程序更加合理、環節更加完整、活動更加規范、制度更加完善、機制更加健全,確保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更加富有成效,更好地發揮出人民政協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中的應有作用。各位委員,同志們!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中共中央周圍,在中共黑龍江省委的領導下,凝心聚力,銳意進取,同心同德,攜手奮進,為推進我省人民政協事業的新發展,開創改革發展的新局面而努力奮斗!

責任編輯:張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