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兩會代表委員熱議解決我省農業持續發展關鍵詞
2014-03-10 09:30:02 來源:東北網  作者:魏義松 孫曉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9日訊(記者 魏義松 孫曉銳)去年我省糧食總產1200.8億斤,商品量979.2億斤。如何保住我省商品糧第一大省的地位,全國兩會期間我省代表委員紛紛給出了自己的意見。

我省全國人大代表進行小組審議。東北網記者 魏義松 攝

  關鍵詞:農村土地確權

  農村土地確權就是依法賦予農民物益權和其他財產性權利,加快農民資產特別是土地資源的合理有序流動,能夠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激發農民的積極性。我省的全國人大代表也將目光落在了這裡。

  李培忠代表說,要加快推進農村土地確權頒證工作,建立健全各級土地流轉市場服務體系,設立土地流轉專項扶持資金,成立農村土地銀行,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

  高春艷代表建議,將土地確權頒證經費,列入國家財政預算支出,為土地確權頒證試點提供經費保障,促進土地確權頒證工作進程。同時,國家相關部門要為農村土地確權頒證提供測繪、專業軟件相關的設備和技術等支持,科學推動此項工作的順利進行。

  孫斌代表結合工作實際,提出在農村土地確權頒證工作中只劃定面積,不體現坐落。這樣能給村委會治理土地留下相應的空間,利於農民加入合作社後大型機械化作業。對於只定面積不體現坐落如何保證不損傷農民的利益,孫斌認為確定整體土地規劃後,通過村委會議事的方式解決。

  關鍵詞:現代化

  “農業持續發展的出路要靠發展現代化大農業,通過‘大農機、大水利、大科技、大合作、大市場’來實現!”說起農業發展付華廷代表脫口而出。他認為走農業產業化和農業現代化道路是我省農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付華廷解釋說,土地規模經營比一家一戶分散經營的單產要高20%左右。要想提高糧食單產和質量就必須發展現代化大農業,實行土地連片種植、規模化經營,建議國家進一步加大對“大農機、大水利、大科技、大合作”,這樣就是要讓少數人種多數地,多數人從土地中走出來,發展規模種養或到家庭農場、合作社、溫室大棚打工成為農業工人,解決農民吃得好、住得好、生活得開心。

  付華廷認為,當務之急就是提高糧食單產,加大對農用大機械補貼力度,提高農業的機械化程度。

  關鍵詞:耕地污染

  “我們不但要守住十八億畝耕地紅線,還要守住糧食安全的紅線,確保子孫後代能吃上放心的糧食、蔬菜、水果。”翟友財代表激動地說。

  翟友財介紹,我省化肥使用量低於全國平均量43斤,每畝均只有20斤,低於國際公認5%。黑龍江冬季漫長,病蟲源本來就少,因此農藥使用量也低於全國的平均水平。黑龍江的綠色有機原因,是水質好、土質好、光照好、種子好。

  這更需要我省未雨綢繆,翟友財說,上世紀九十年代有統計數據顯示:我國被污染的耕地約1.5億畝,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250萬畝,固體廢棄物堆存佔地和毀田200萬畝,合計1.85億畝,超過中國耕地總面積的十分之一。農藥、化肥和農用薄膜是常用的農業生產資料,在增加農業產量方面做出巨大貢獻的同時,對生態系統、土壤微生物、土壤動物、水體、大氣的破壞以及對人類的身體健康的危害也日趨嚴重。

  翟友財說認為,今後要加強整輿論引導,在農業方面的宣傳上,不再單一強調“向產量要效益”,而是更側重“向品質要效益”,更強調發展綠色農業、有機農業和生態農業。還要通過有力的引導、扶持,鼓勵發展生態農業,提高化肥、農藥污染和地膜殘留的防治水平,並且盡快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測體系。

  關鍵詞:轉基因

  在全國人大十二屆二次會議黑龍江代表團開放日上,省長陸昊表示,黑龍江省從來沒想種植轉基因大豆,我們想保持黑龍江黑土地的大豆品牌。

  對於轉基因大豆的衝擊問題,譚志娟代表提出在黑龍江建立寒地非轉基因大豆種植保護區和非轉基因大豆加工保護區,這些需要從國家的層面來解決。

  “受轉基因大豆大量進口,國內大豆種植比較效益低影響,我國非轉基因大豆種植面積和產量連年下降,加工非轉基因大豆企業舉步維艱,嚴重影響了我省乃至全國非轉基因大豆生產和加工業的健康發展,非轉基因大豆產業發展面臨著非常嚴峻的形勢。”譚志娟懮心忡忡地說。

  譚志娟人為,國家應在黑龍江建立寒地非轉基因大豆種植保護區和非轉基因大豆加工保護區。禁止轉基因大豆進入我省種植和加工領域,實施轉基因大豆、豆油、豆粕等產品的強制標識制度並落到實處。國家還要加強對大豆產業的宏觀調控,控制大豆進口數量和節奏,加大中央非轉基因大豆專項儲備規模,適度調整大豆進口關稅,制定產業政策引導和支持。

  全國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上,全國政協委員陶夏新指出,根據國際農業生物技術組織的報告,中國轉基因作物的種植面積已經位居全球第六。這麼大的一個農業國,轉基因糧食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又沒有准確的把握,一旦發現其對人或下代人有不良影響,措手不及會導致整個社會的動蕩不安。為此,陶夏新建議,國家應劃定非轉基因主糧保護區。

  陶夏新建議,根據我國糧食主產區的分布,對有代表性的不同農業氣候區,應劃定非轉基因糧食保護區。中央政府給予保護區政策、經費補貼等方面的支持,派駐足夠數量的農業科研機構和技術人員,在保護區內培育非轉基因地方良種,發展現代農業。

  關鍵詞:生態補償

  在全國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上,全國政協委員何小平指出,目前我國中重度污染的耕地在5000萬畝左右,對已污染耕地進行修復是必要的,在確保糧食安全這一大的命題下,保證耕地質量、保護未污染耕地、確保農業可持續發展更為重要。因此,建立商品糧生產基地生態補償機制刻不容緩。

  “堅持‘誰開發,誰保護’和‘誰受益,誰補償’的原則,盡快建立完善公平、公正、高效的商品糧生態補償機制。”

  何小平建議,我國應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必須進一步完善我國農業生態補償法律法規的建設,建立商品糧生態補償機制。建立健全我國商品糧生產基地生態補償的組織管理體系,並積極探索多元化的補償標准和補償方式。采取財政縱向補貼與橫向補貼等手段,加大中央對商品糧生產基地,尤其是對糧食淨調出省份的財政轉移支付,建立區域協調機制,增加糧食進口省份對糧食輸出省份的補貼。同時,建立健全環保型的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體系和統計評價機制和監督機制。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