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三北防護林』工程成效顯著 我省森林濕地生態效益居全國首位
2014-03-14 10:08:02 來源:東北網  作者:侯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14日訊(記者 侯巍)記者14日從省林業廳獲悉,我省三北防護林五期工程自2011年實施以來,近三年間全省完成造林1030.93萬畝,義務植樹1.85億株。通過三北工程建設,我省兩大平原區農田防護林面積達634.3萬畝,75%以上農田得到庇護。

防護林有效防止水土流失。資料圖

  2001年至2010年十年間,黑龍江省開展了三北防護林四期工程建設,累計完成造林1202.6萬畝,為規劃任務的111.12%。造林質量提昇,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平均提高3個百分點以上。我省三北防護林五期工程於2011年啟動,十年造林總任務1335.9萬畝。預期目標為到2020年,全省三北地區森林覆蓋率平均提高1個百分點。工程區內沙化土地得到全面治理,90%以上的農田實現林網化。

  我省造林綠化在維系生態平衡,保障農業穩產高產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多年來,通過三北工程建設,我省兩大平原區農田防護林面積達634.3萬畝,75%以上的農田得到庇護,營造水保林面積1185萬畝,治理侵蝕溝2.3萬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6946.5萬畝,基本構成了喬灌草、帶網片結合的防護林體系,有效涵養了水源,保持了水土,保護了農田。土地沙化得到有效遏制,全省累計完成治沙造林193.5萬畝,沙區森林覆蓋率由過去的不足2%提高到8.7%。大慶市“西北風口”、齊齊哈爾市“風沙口”治理工程效果明顯。目前,我省西部沙區八級以上大風次數已由建國初期年均28天減少到現在的7天左右。

  造林綠化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生態建設作出了貢獻。中國林科院研究數據表明,我省森林涵養水源500多億立方米,年固碳量達4700多億噸,釋放氧氣1.1萬億噸,森林和濕地生態效益總價值量超過1.8萬億元,居全國首位。

責任編輯:宋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