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晚報3月19日訊 省環境保護廳日前發布消息,本月起我省將歷時兩個月,對全省集中式飲用水水源環境進行評估。去年的評估結果顯示,我省的水源地達標率達87.5%,達標率比之前上昇了6.25%,證明我省水源地水質和周邊環境在不斷變好。
2010年,我省建立了飲用水源地環境狀況評估制度,通過對各水源地的一級、二級保護區的隔離防護、整治能力、水源生態修復建設、監測能力和突發環境事故應急能力等,來判斷各水源地環境是否達標。去年,全省32個地級以上水源地評估結果顯示,有26個水源地達標,2個基本達標,4個未達標,水源地達標率為87.5%,與2011年相比,水質達標率上昇了6.25%。哈市磨盤山水源地水質檢查100%達標,環境評估也屬於達標級別,但生活污水需進一步處理。
環保部門披露,2013年未達標的水源地集中在齊齊哈爾市和佳木斯市。此外,哈爾濱、雙鴨山、七臺河市的水源地二級保護區內也存在生活污水未及時處理的問題。
目前全省評估的水源地已經從32個地級以上水源地擴展到了100個縣級以上水源地,為管理部門對水源地區域執法和監管提供充分依據。哈市有地級以上城市集中式水源地1處,為磨盤山水庫;地級以下城市集中式水源地10處,屬於地下水和湖庫等類型,分布在依蘭、方正等區縣市。在今年的評估中,省環保廳要求各地加大水源地執法檢查和定期巡查,提昇監測監控能力和風險防范能力,並開展水源保護區風險隱患排查和監督管理,建設備用水源地,逐步提高飲用水安全系數。
此次,評估結果將於兩個月後出爐,通過評估可進一步掌握和判斷水源地環境現狀和趨勢。環保部門將逐批次向社會發布城市飲用水源及供水水質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