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2日訊 (記者 印蕾) 春日的省城,春風潤物,丁香綻放。12日上午,省委黨校1號教學樓的報告廳裡,於海河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正在進行。臺上臺下的人們,真情流露,淚如雨下,思念在流淌,感動在傳遞。
於海河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舉行。東北網記者 印蕾 攝
“我在多個縣區工作過,接觸過的領導乾部不計其數,其中於海河是最平凡、最踏實、最無私、最優秀的黨員乾部。”寶清縣政協主席姚玉紅首先走上講臺,回憶著於海河為民、務實、清廉的一生。
於海河事跡打動聽眾。東北網記者 印蕾 攝
寶清團縣委書記段姍姍,曾和時任農業局局長的於海河共事四年。她用一個個故事和細節描述著四年時間裡,所有農業人見證了於海河怎樣把滿腔熱情和真誠都無私地奉獻給了寶清縣的“三農”事業,始終把黨的事業和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我們七星泡的村乾部只要一提起他,都有說不完的話,講不完的故事”,寶清縣七星泡鎮永興村黨支部書記鄧淑芳稱於海河為“海河老弟”,“海河老弟離開了我們,但我總感覺他沒走,他把為民的足跡留在了美麗的鄉村,他把務實的精神留在了希望的田野,他把清廉的形象留在了百姓的心中”。
與會人員聆聽報告。東北網記者 印蕾 攝
位於萬金山鄉方勝村的寶清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幾年前還是一片低產田,如今,這裡已經建成了集科技示范、品種推廣、機制創新、觀光旅游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寶清縣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區管理部副部長張靖奎,為大家講述了於海河為了讓這片土地發生大變化,讓寶清的水田連年豐收,嘔心瀝血、鞠躬盡瘁直到最後一刻的故事。
隨著報告團成員的深情講述,於海河的人物形象逐漸立體起來,他豐富而深邃的精神世界撞擊著人們的心靈。
“那天,來送父親的人絡繹不絕,有家中的親朋好友,有縣裡的領導、有父親生前工作單位的同事,還有許許多多素不相識的農民群眾。他們嘆息著,淚流著,悲傷的我不禁在想,父親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對他的離去如此難過?我被這永生難忘的場面深深地感動著,也開始在痛苦的回憶中重新認識我的父親”,於海河的大女兒於立雪講述著“我的父親”的故事。
“我的父親是個平凡的人”,“我的父親是個厲行勤儉的人”,“我的父親是一個視工作為生命的人”……講述中,這個“80後”的女孩一直控制著自己的情緒,但於海河的大仁大愛深深觸動著在場聽眾,大家懷著敬意,流著眼淚,長時間的鼓掌。
一個多小時的報告會結束了,帶給人們的感動、留給人們的思考卻沒有停止。
尚志市委書記遲寶旭和於海河有著相似的經歷,“我倆一樣都出生在農村,工作在農業第一線。於海河一心撲在農民的事業上,為農民辦實事、辦好事,身處縣委書記工作崗位的我,有更大的舞臺,更多的機會,為更多的農民服務,在今後的工作中,我要以於海河為榜樣,心系百姓冷暖,為群眾多做好事,多辦實事。”
寶清縣委書記朱海濤一邊擦拭著眼角的淚水,一邊動情的告訴記者,“我已數不清是第幾次聆聽海河的先進事跡了,聽一回報告,掉一回眼淚,心靈受到一次洗禮。作為於海河的同事、戰友和朋友,想起與海河共事的一幕一幕,我親身感受、親眼見證了於海河對黨的事業無限忠誠和一心為民的公僕情懷。於海河的精神和焦裕祿的精神是一脈相承的,我為寶清有這樣優秀的領導乾部和為民務實清廉的榜樣而感到驕傲。海河的精神和事跡像種子一樣在寶清人民的心中紮根、發芽。我想,一個於海河倒下了,寶清會有更多的於海河站出來,為建設實力、秀美、幸福的寶清而努力。”
走出報告廳,綏芬河市委書記趙連鈞還沈浸在於海河的事跡中,“什麼是為民務實清廉,什麼樣的乾部是焦裕祿式的好乾部,在於海河身上我們看到了。聽報告會的時候,我就在邊聽邊想,學於海河學什麼?我想首先要學習他全心全意的愛民情懷。每走一處,都把群眾放在第一位。還要學習他迎難而上的擔當精神。從七星泡鎮到現代農業園區,他在平凡的崗位上乾出了不平凡的業績。還要學他一心一意把每件事做好的務實精神。聯系工作實際,綏芬河處在改革開放的前沿,同樣需要於海河的精神鼓舞我們,激勵我們,把黨交給我們的事業做好,把改革開放的事業做好,把百姓民生的事業做好!”
來自不同地區、不同行業的人們表達著相同的情感——斯人已去,精神永在!
於海河是黨的好兒女,是黑土地上的焦裕祿,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遠學焦裕祿,近學於海河,讓焦裕祿精神永放光芒,讓更多的於海河在龍江大地上群星閃耀,為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注入動力,為全面深化改革,實施“五大規劃”,推動全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