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5月20日訊 春回大地。嘉蔭縣黨員乾部進田間、下地頭、入農戶,察民情、解民懮,一場2000名黨員乾部“慰問困難群眾大走訪”活動溫暖了12000名困難群眾的心。
“作為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參與者,縣處級領導乾部、各單位‘一把手’要沈下身子、不擺架子,按照包村包戶方案安排,親自帶頭深入村屯逐家逐戶、不漏一人開展走訪慰問工作。所有下基層的黨員、領導、乾部必須到戶,少聽匯報,真正和老百姓促膝談心,問一問老百姓有什麼困難,翻一翻老百姓的碗架子,看一看老百姓過得怎麼樣,全面了解他們的所需、所盼、所急……”
嘉蔭縣委副書記、縣長豈鳳桐在縣委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擴大)會議上的講話,拉開了嘉蔭縣2014年春季“慰問困難群眾大走訪”活動的序幕。
黨員乾部下基層“接地氣”
慰問困難群眾大走訪活動的要求是“全覆蓋、零距離、求實效、一竿子插到底”,所有縣直單位在職黨員乾部,除必要值班人員,全部深入到幫扶村屯,與老百姓面對面交流,真心傾聽他們的訴求,務求取得實際效果,建立幫扶長效機制。
全縣“四大班子”“一把手”帶頭,23名縣處級黨員領導乾部、70個縣直單位2000名黨員乾部利用10天時間,深入73個幫扶村屯,到村到戶,主動與困難群眾拉家常、嘮戶情、聽訴求、話發展,與群眾打成一片。
縣財政局領導班子全體成員和七成以上的黨員乾部,分成6個工作小組,帶著民情日記本、入戶調查表和民情聯系卡,深入到保興鎮保安村182戶困難群眾家中,問家庭狀況、問經濟來源、問今後想法、問意見建議、看住房情況、送民情聯系卡,了解掌握群眾所思所懮所盼。利用自備午餐時間,召集乾部職工談感受、談想法,並確定15名參加走訪的科級乾部與15戶特困群眾結成幫扶對子,幫助他們謀劃發展思路,解決實際困難。
縣委兩名處級領導與縣住建局6名科級乾部、22名一般黨員乾部,利用周末休息時間,深入到向陽鄉茅蘭溝村和黃魚臥子村,走訪慰問466名困難群眾,坐在門洞旁、炕頭邊,與他們手拉手、心貼心交談,成為群眾的知心人。
縣國土資源局開展“摸底調查、分類幫扶”活動,針對保興鎮興農村困難戶目前存在的實際問題,每周指派一名黨組成員、副局長在村內蹲點摸底調查,做好調查記錄,拿出具體工作方案,在不同層次上開展幫扶工作。
“一把手”帶頭,主要領導率先垂范,黨員乾部全員走訪……各類“規定動作”和“自選動作”閃耀龍鄉大地,全縣各級黨員、領導、乾部深入村屯,走進百姓家中,為基層和群眾當好利民政策“解說員”、為民辦事“服務員”。“群眾對我們增加了信任,掏心窩子的話也願跟我們嘮。”一名縣人大走訪乾部如是說。
百條為民舉措“暖民心”
群眾利益無小事,民生問題總關情。在走訪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用實際行動取信於民,用實踐成果溫暖民心。通過嘮家常、發放入戶調查表和黨員聯系卡等多種形式,共征求到群眾意見建議500多條,對具備落實條件的立行立改,不具備條件的明確了整改時限;為困難群眾發放慰問金320多萬元,籌劃惠民措施37條,為民辦實事好事112件,幫助群眾緩解了燃眉之急,給困難群眾生產生活吃了“定心丸”。
縣地稅局對企業納稅人和達到起征點的個體納稅人,全部實行網上報稅,當天辦證。縣衛生局和縣民政局聯合,為新農合參保群眾提供大病二次救助,除新農合報銷看病費用外,看病群眾還可憑證明到鄉鎮政府民生服務中心申請二次報銷,並取消各種轉院手續。縣人社局取消了醫保核銷定點醫院制,住院患者治療費在原起付線標准上降低100元;與縣醫院、中醫院簽訂協議,對困難人群住院發生的醫藥費,先由縣醫院、中醫院進行核銷,病人出院後再由人社局和醫院進行清算,有效解決了困難人群“看病貴”的問題;對異地就醫醫藥費超過3萬元的,治療結束後第一時間給予核銷。
縣紀委監察局結合青山鄉建華村、建業村的實際,提供香菇和靈芝種植致富項目,積極協調修建建華村入村橋一座、維修建華村25戶危房。縣委政法委利用聯建村青山鄉建邊村資源優勢,幫助困難群眾選擇創業項目。通過溝通交流,與村“兩委班子”達成共識,成立養豬專業合作社,協調貸款10萬元;幫助村民王玉國建設三個魚池,從選址到項目資金,全程跟蹤服務。縣水務局黨委班子與烏雲鎮河沿村“兩委班子”對接,免費為他們提供35噸水泥,建設1000平方米的休閑廣場、600平方米的晾曬場,護砌村後過水橋;機關支部22名黨員與12戶困難群眾結成幫扶對子,找項目、謀發展。
“心中為念農桑苦,耳裡如聞飢凍聲。”全縣各部門廣大黨員領導乾部真心訪民情、熱心解民懮,實打實地解決困難。村民增收的路子多了,乾活越來越有勁;文化休閑場地多了,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千裡走訪受教育“知疾苦”
千餘公裡的走訪,千篇心得,大走訪不僅給老百姓送去了關懷和溫暖,還極大地改善了乾群關系,使黨員乾部受到了生動教育,感受到了民情冷暖、百姓疾苦。
“生在農村不等於了解農民,深入一線不等於熟悉基層。只有兩腿沾滿泥巴,一身都是塵土,和困難群眾坐一條板凳,纔能真正了解老百姓的生活現狀,真正懂得農村的生產條件……”翻開下基層機關乾部的民情日記,我們發現,在“大走訪”中,廣大黨員乾部用自己的真情滋潤了老百姓的心田。
“剛開始,我把這次‘慰問困難群眾大走訪’當成一項任務,可當真正走進困難群眾家中,與他們促膝而談的時候,我發現這是一種責任,是轉變乾部作風、接受民情教育、感受百姓冷暖的一次機遇。真正讓自己‘沈下去’、‘接地氣’;與群眾親密接觸,纔能吸取到更多成長的力量。”嘉蔭縣委組織部一名下基層乾部激動地說。
大走訪活動達到了“一訪四思”的目的,即走訪慰問困難群眾,訪貧思責、問貧思進、助貧思廉、扶貧思賢;呈現出了“三多三少”的新氣象,乾事創業、爭先創優的多了,工作平庸、不思進取的少了;真抓實乾、馬上就辦的多了,推諉扯皮、效率低下的少了;深入群眾、為民分懮的多了,守在機關、脫離基層的少了。 2000名機關乾部在“大走訪”活動中,充分發揮“宣傳隊”和“播種機”的作用,足跡踏遍全縣6740平方公裡的熱土,搭建了縣、鄉、村乾群聯系的紐帶,贏得了群眾的信任和擁護,密切了黨群乾群關系,已經成為嘉蔭縣各級黨員領導乾部聽民聲、解民懮、惠民生、暖民心的品牌工程。